螺钉记-连载故事257 改造世界观 全心为人民
常长平
松桃学毛著刻苦努力,又带动全家学毛著获得全家红,带着孩子,还担任生产队妇女队长,一年上地劳动达到310多天,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大队连年被评为五好社员、五好民兵,深得西沟公社、消军岭大队及社员群众的好评。
为了使平顺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平顺县政府决定新组建一些企业,并扩大原有厂矿。1970年底,松桃被确定为平顺县皮麻厂新职工。当时她想:进厂当工人,这可不简单,我就要由一个农村妇女变成工人阶级的一名成员了。接到通知后可真说不来那个高兴劲。她几夜没有睡好觉,暗暗发誓,到了工厂,一定要认真学习技术,学好一套本领,把自己的热血献给世界革命,于是就一股热情到了平顺县皮麻厂。
可是一进皮麻厂,就使她心凉了半截。她原来想,皮麻厂,皮麻厂,既是厂,就一定是一个住处宽敞、“到处是楼房,机器隆隆响”的阔地方。可是眼见的和心想的完全不一样。全厂面积还不到3亩大,就只简单的几间平房,很小的工坊只能容纳几个人,全是手工操作,全厂只有三十几个职工,心想真是不理想,于是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思想。这时厂里的陈恩风主任就好像猜透了她的心事,在每天晚上举办的学习班里,语重心长地讲:“咱们的同志要安心在厂里工作,咱们厂虽小,确是支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和世界革命紧密相连的,我们厂还有很多困难,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克服,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团结起来战胜困难------”松桃听了陈主任的讲话,心里想开了一些,但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于是就翻开毛主席的“老三篇”。 “老三篇”是她曾经背的烂熟的,因在她的带动下全家学得好,被评为“全家红”,可是现在学起来,更感到亲切。毛主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几行大字飞进了她的眼眶。夜里她翻来覆去睡不着,给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松桃啊!松桃!你不是想为世界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吗?你在入党申请书上不是写着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吗?难道这皮麻厂不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岗位吗?------”她越学越觉得思想不对头。她想,张思德同志为革命烧炭,他还想到自己的什么利益来吗?还想工作条件不好来吗?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张思德那样呢?她想来想去是头脑里私心作怪。于是她就在头脑里展开了激烈的公与私的斗争。斗来斗去,公字胜利了。革命的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假如我们都感到纺麻绳不理想,那工业上、农业上和其他各行各业用的麻绳从哪里来呢?如果没有麻绳,很多主要的部门的工作就有可能完不成,世界革命不就要受到损失吗?她越学越感到陈主任说得对,纺麻绳是和世界革命紧密相连的,从此就决心在这里干下去,皮麻厂就是她为世界革命做贡献的战斗岗位。
她决心下定以后,就和同志们坐在一个工坊纺起麻绳来了。开始,看到师傅们纺麻绳挺简单,心想,这没有什么奥妙和高深的技术,就是不学一天也不会比你们少纺多少。但是眼高手低,看到师傅们纺的很简单,很轻松愉快,说说笑笑,而自己连个车子也转不开,眼看师傅们都纺了一大团,自己纺的绳连个车轴还没有盖住,且不匀称,有的粗,有的细,心里越急,车子越不听使唤,车子越不听使唤她心里越着急。一天过去了,浑身疼痛,手也打了泡,回到家里,一头栽倒床上,就不想动了,心想这个差事咱干不了!这时他的爱人长平也看出了她的心事,一边帮助她做些家务,就和她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毛主席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一学思想就开了窍,心想:“为什么自己过去一直学习毛主席著作,遇到问题就联系不起来呢?她回顾了这一天的情况,开始车子转不开,后来就转开了,虽说纺的不多,质量不高,但总也纺了一些,从开始不会纺,到能纺一段,这不就是成绩吗?这不就是光明吗?为什么没有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学习的勇气呢?毛主席说入门既不难,深造也就是可能的。于是她就下定了决心,继续学习,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地向各位师傅请教,各位师傅也耐心地、诚恳地帮助、指导,结果在第一个月里就收获很大,基本掌握了纺麻绳的技术。然而这只是她的第二收获,第一个收获是练了一颗革命的红心,使她遇到困难能向毛主席请教。
她又学习了毛主席“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她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应当听毛主席的话,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所以她在每天晚上的学习班里,总是认真听讲,越听越感到毛主席讲的道理深刻,由于思想领了先,又仔细研究技术,纺麻绳的效率一天比一天高,质量也一天比一天高。很快纺麻绳的技术就赶上了师傅们,质量也达到一流水平,多次被评为先进。
由于天气变化,突然得了重感冒,1971年4月17日上午她病得很厉害,可是她想,毛主席叫我们对世界有较大贡献,我要停下来不上班,不是就做不了贡献了吗?于是她就硬顶着坚持上班。真正顶不住了,才休息。病了几天,她的心总是操在工坊,心想同志们一定都超额完成任务了,我却病在床上。病刚一好转,身上还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可是想到纺麻绳任务,就马上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她挣扎起来,就走上了工坊,从新纺开了麻绳。开始还不能完成任务,身体在渐渐地恢复,任务也逐渐地完成了。
这时候单位勤俭建厂,上级不拨一分钱,全由厂里职工
义务投工盖新厂房,在盖厂房时,她们每天中午在家里吃过饭从100米外扛100块土坏往工地上送,一个土坏25斤重,一次扛4块,100斤重,足得25趟,扛完土坏还不能误了上班。她个子小、身体弱,又是一个女同志,肩膀磨破后直流血,确实是受不了,但她总是无怨无悔。
也是这个时候,平顺县城大改造,除将府前街的石头街面全部换成水泥外,在河沟里新修一条兴华街,(从中学门口直到礼堂),有2里多长的河沟全部垫高一丈,这些沙石料全部由县城职工晚上运输。松桃和县城职工一样白天上班、晚上加班,从不落后。
诗云:皮麻厂里当工人,困难重重压在身。学习毛著换思想,专研技术费脑筋。带病纺绳完任务,加班建厂争先进。县城改造出大力,世界革命立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