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赋
兰亭逸士
初,释迦牟尼,趺坐菩提树下,深入禅定灵海。启明冉现东天,辉十亿方;遂证万行开发,彻悟成佛。当此之时,大地涌庄严相,天鼓传美妙音。八部天龙,来遮如来法身;一切众生,心生欢喜慈爱。
释迦犹疑,徘徊树下,思五浊众生,无明覆障,难承大法,反易谤道,堕落地狱,遂欲涅槃而去。大梵天王知佛所思,遂出天宫,抵佛陀所,祈转法轮,启永化之明光,利众生于无疆。世尊心海悲涌,决拟为普天下之众生,为说无上大法,使脱苦离海,抵于西方极乐世界之彼岸。
释迦察众生因缘,遂步二百余里,向鹿野苑而发。
鹿野苑者,天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昔诸佛转法轮之所也。鸟语花香,居瓦拉纳西之野;恬静优雅,启芸芸众生之智。昔辟子佛同鹿栖宿于此,故名仙人鹿野苑。亦曰:国王畋猎于此,箭中母鹿。母鹿回奔,乳幼鹿而亡。国王大戚,抱幼鹿归养,折弓断箭,誓不复猎,且禁百姓为猎此林。复曰:昔国王嗜鹿,菩萨化现为鹿王,为护母鹿,代身就死,以赴王厨,王五雷轰顶:人王不及鹿王。感动之至,遂施林为园,以护鹿群。
佛抵鹿苑,宣说大法,侨陈如等五旧从,欣喜雀跃,诚服皈依,是为世间比丘之始。弃苦乐,行中道。佛授八正道,见思语业、命进念定,俱合中正。诠三毒法,灭贪嗔痴。释四圣谛,苦集灭道,次第修行。述五阴法,色声香味,触觉俱空。述讲十二,因缘相由。五行者深入灵境,遂成阿罗汉。佛门三宝俱足,佛教始立。
波国首富,贵子耶舍,早种慧德于宿世,厌离尘世于今朝。灵光引现,星夜离家,渡洹河水,直奔鹿苑,皈依佛陀。佛授大道,耶舍领悟,得法眼净,遂披袈裟,是为比丘。耶舍之父,循迹而来,为佛所化,在家修行,是为优婆塞之始。耶舍之母,亦抵佛所,虔诚皈依,回家修持,是为优婆尼之始。耶舍友朋,五十之众,倍崇耶舍,为其所感,相约出家,证阿罗汉。
释迦为普度群迷,遂告众僧,分头而行,各化一方。自此,佛法大兴天竺,泽被世界。
前三世纪,阿育王崇佛,广化南瞻洲,立巨柱于此,以晓谕子民。五世纪,法显至此,值佛法兴盛,精舍遍布、名胜林立;七世纪,玄奘来游,时如日中天,僧众如云,法流广布。
十二世纪,突厥劫掠,损毁殆尽。答枚克佛塔,历劫灰而不毁,巍巍矗立,沧桑默诉于八方;阿育王石柱,经大难而神存,狮雕国徽,和平宣化于千载。
世人心中永恒之圣地,神天眼中永恒之宝所。朴实无华,佛陀微笑,推开智慧之门;葱郁清幽,世人景仰,渴饮甘露之水。
佛陀雨季驻锡地,缅怀圣人悲智双运;五僧恭谦迎佛塔,传承贤士学道神韵。入定塔内,温古梦寻佛踪;菩提树下,启来航慰圣心。
锡兰寺、汉地寺、西藏寺,寺寺交辉,三乘佛法齐贯通;美国幡、英国幡、日本幡,幡幡相映,五洲民众共来朝。
零八之年,时值京奥,大事连踵,略书陋文,溯佛迹怀。以此微妙功德,回向国运之久昌;聊注藏头七韵,祈祝世界之永平。曰:
鹿 鸣南亚起神光,
野 树奇花映万方。
圣 人狮吼震云霭,
苑 中青史永流芳。
大 学明德契圣智,
道 风重兴华夏堂。
渊 海法脉五洲仰,
源 流永化慰苍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