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敦煌,雄踞艮方①。汉武拓疆,立郡筑关。②危峰千仞有重阁,③雅丹奇貌连伊吾。④鸣沙逶迤接青海,⑤北塞蕴金在朔方。⑥
甘泉滋润,地有沃土三万里。雪峰哺乳,煌煌辉史二千载。⑦山有灵异,雷音之声振沙岭;水有钟秀,古泉清澈映新月。⑧地灵人杰,张芝索靖称书圣。⑨物华天宝,川原秀丽物产丰。
千佛灵岩莫高,人类艺术宝窟。壁画四万五千,光彩璀璨千古。神工雕塑三千,美轮美奂奇观。⑩古窟倏世,引来魔爪肆虐。遗珍星散,国人扼腕悲叹。敦煌遗书流海外,环内共襄敦煌学。⑾东有悬泉飞溅,西置两关岿然⑿。曾为锁钥西域,张骞凿空通衢。
黄沙颓燧,边墙坠简,谁见狼烟垂半天;阳关夕照,玉门月升,长风吹散胡笳声。天马跃池,青鸟衔书归昆仑;西山卧佛,观音渴饮空山泉。番僧白塔,蓝天白云绿树。榆林幽深。绿茵佛塔梵音。⒀
嗟乎,王维依马送故人,王翰新填“凉州词”。太白高吟“关山月”,“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⒁
欣逢盛世,古郡踊跃争先。再塑繁华,重振雄风崛起。⒂飞天翩跹,莫高焕彩,万国嘉宾来朝。国际旅游,经济繁荣,四方游人如流。文化艺术,汉唐之风,打造艺术之都。清洁能源,巧借日光,大漠光电称雄。葡萄鲜食农家乐,建设三城一基地。⒃阳关新貌,重现汉家风情;雅丹奇景,窥视远古神异;神沙壁立,风吹沙落声吟;古泉涟漪,一弯新月不落。
雄关威镇荒原,阅尽人间沧桑。幽谷深处胜景,沙州古城酒香。⒄风情城里繁华,流光溢彩耀月。党河风情更美,波光蜃影如梦。⒀叹昔日黄沙路漫漫兮,看今日世纪风采风流。非盛世无今日之硕果,勇改革创旷世之伟绩。魅力敦煌!
敦煌 侯全福
2010、9、7修订
注:⑴东汉著作家应劭解释敦煌曰:“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之名沿用至今。《敦煌耆旧记》云:“国当乾位,地列艮墟……”一词。
⑵系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敦煌郡,为河西四郡之一,作为经营西域和抗击匈奴的基地。
⑶指三危山,在敦煌市东约三十里,三峰耸峙,如危欲坠;在其中一座山顶有一平台,有古人修建的二层楼阁一座,号为“王母宫”。 ⑷雅丹地貌是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也是一种比较奇特的地理构造。在敦煌与新疆交界处的罗布荒原的北部、东部和西部,分布面积广达3000平方公里。伊吾即今新疆哈密市。
⑸城南十里有鸣沙山,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为风积地形,由于风积细沙组成的高大沙山,海拔1534米。沙山南与青海相接。
⑹敦煌地界极北之处,附近有方山口铀、钒、磷等矿藏。朔方,即指北方。
⑺敦煌东西长60——240公里;南北宽90——190公里,纵横31,200平方公里。敦煌自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敦煌郡,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
⑻此处指敦煌鸣沙山,《旧唐书·地理志》:“鸣沙山,又名沙角山”,天气晴朗时,鸣沙声闻于城内。此处指敦煌月牙泉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下》所载:“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即指此泉。
⑼此处指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人们称芝为“草圣”。他写的字似龙飞蛇舞,气势磅礴。索靖,晋代著名书法家,他所书写的“章草”流传至今。二人皆为敦煌历史上有名人物。
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到元朝终止营造。在唐朝武则天时代建造的洞窟已达到一千余窟。因此,俗称千佛洞。至今仍保存比较完整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8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⑾敦煌藏经洞自1900年被发现,内藏各种珍贵文献约五万余件,时间延续长达十二个世纪,十个朝代。倏世后即被一些西方国家探险者盗窃而空,只有一小部分留在国内。但也因此诞生“敦煌学”。
⑿“距敦煌市东约64公里的东南侧山谷深处2公里有泉水自崖壁汩汩流出,谓之“吊吊水”“贰师泉”。两关即阳关、玉门关。
⒀ 此处指汉长城、烽火台,汉简、阳关、玉门关、渥洼池、三危山、卧佛山、观音井、白马塔、榆林窟。
⒁即唐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所作的“渭城曲”,其中有“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词句。
王翰,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羽,晋阳人(今山西太原市)。以一首著名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享名于世。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在其所作“关山月”词中,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垂度玉门关。”词句。
⒂即指矗立在敦煌市区内的城标“反弹琵琶”塑像;也彰显敦煌人民勇于改革开放和激流勇进的精神。
⒃即敦煌市政府打造的品牌目标三城一基地,国际旅游城、文化艺术城、大漠光电成、葡萄鲜食基地。
⒄此处指阳关博物馆、敦煌仿宋古城、三危山胜景、敦煌风情城与党河风情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