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10
- 上篇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论苏轼的散文理论10-27
- 一、 文道观:文道并重11-14
- 二、 风格论:个性化与多样化14-18
- 三、 审美取向:自然天成18-20
- 四、 创作原则:随物赋形20-23
- 五、 语言论:意尽言止23-27
- 下篇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论苏轼的散文创作27-50
- 一、 新颖深刻,高远幽邃:东坡散文的立意与境界28-32
- 二、 合情合理,典型生动:东坡散文的取材与剪裁32-38
- 三、 随意驱遣,姿态横生:东坡散文的结构方法与布局安排38-45
- 四、 平易自然,圆畅流美:东坡散文的语言特色与创作个性45-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祎;;贾平凹“大散文”观的理论误区与现实意义——再看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散文论争[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林非;;散文写作的甘苦[J];写作;1998年01期
3 古耜;;散文为什么没理论[J];海燕;2005年06期
4 杜福磊;;林非散文理论范畴体系构成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林道立;散文创作的羸弱与理论的瘠薄[J];当代文坛;1986年05期
6 黄伟林;散文和散文家的反省[J];南方文坛;1988年04期
7 严小丁;;徐治平散文创作论[J];广西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8 侯林;;形散神不散[J];当代小说;2005年01期
9 袁少冲;;当躁动与喧哗已成过往——谈谈在场主义散文及论争[J];红岩;2009年S2期
10 刘小中,林道立;中国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综论(续)[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铭;;论明清散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啸;;京派散文:走向塔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梁向阳;;刚健卓异的西北风景——新时期“西北散文”创作论[A];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田美莲;;朱寨《记忆依然炽热》研讨会发言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5 马建高;;在“通俗”与“高雅”之间——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的“名人写书热”现象探讨[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晔;;台湾散文界的“长青树”王鼎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7 王向峰;;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8 杨庆存;;稼轩散文艺术论[A];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宋效永;;试论刘大櫆的“神气音节”说[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10 蒋明玳;;心灵的真实坦露——论瞿秋白的散文创作[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非;散文创作的前景[N];文学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傅小平 张滢莹 金莹 实习记者 何晶;“在场主义”:眼光向上,看更远的风景[N];文学报;2011年
3 刘茜;当代散文创作的见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记者 李滇敏;刘上洋散文《双头鹰的国度》获奖[N];江西日报;2010年
5 高海涛;成长散文:一个概念或一种向往[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记者 梁若冰;李存葆散文创作引起关注[N];光明日报;2002年
7 回力;林闻与她的散文创作[N];文艺报;2004年
8 记者 刘燕;东莞作家王散木获年度散文创作卓越成就奖[N];东莞日报;2009年
9 记者 禹媚 柯颂 通讯员 杨豹;饱览岭南小镇美景 畅谈散文创作经验[N];中山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彭代英;周克武散文创作研讨会在长沙举行[N];湘潭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江珍;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D];苏州大学;2004年
4 欧阳芬;叶圣陶:在文学与教育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5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军;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若虹;中国当代西部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林虹;王慎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范卫东;论抗战时期中国散文创作中的自由精神(1937-1945)[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联;论苏轼的散文理论及散文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枫;苏洵的散文理论及其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炎君;1990年代以来的散文理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火秀;追寻刚性人格之美[D];浙江大学;2007年
5 胡媛媛;丰子恺散文中的漫画思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万春霞;诗与思的追求:柯灵散文创作特征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军;试析中国电视诗歌散文的审美创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王美琴;论电视诗歌散文的文字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练清华;20世纪80年代“闲适性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淑蕾;徐刚散文的环境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