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监王万荣:湘江第一湾赋
东安置县,始于北宋,县名寓意,东方安宁。昔逢风云之际,安宁有加;兹处中兴之世,安然无恙。湘水自桂入境,北入绿埠头,东出冷水滩。迂回千谷,集纳百川。祥播两岸,涤秽三湘。南接漓江以达两广,北下洞庭而抵长江。因得天地之造化,呈英文“S”之形状;秉人文之尊称,享第一湾之美誉。
大美东安,德武之乡;香潭渌水①,灵胜之地。观夫乳雾锁奇岭,观音看斗牛②;古树映古庙,鸬鹚下溪洲③;才子携佳人,大鱼赶小鱼④;神笔描胜境,鸟崽棺材石⑤。朝观千香客,紫气东来,意气风发;晚看万灯亮,渔舟西去,心泊在岸。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寺敲晨钟,渔舟唱晚。大气磅礴,声名远扬。探不尽玄机文化,览不完锦绣河山。湘江奇缘,人间福地。百花竞妍,千鸟争翔。诺夫时至端午,龙舟竞发;沿岸呐喊,声浪滔天。
民传舜帝南巡,在此种植沉香。佛教胜寺,以树命名,故名沉香寺。其北屏尖峰岭,岩壁峭立;东观兵书峡,悬空凿壁;西眺舜皇山,山势巍峨;南望斗牛岭,沃野千里。佛光普照,人间欢喜;沉潭月影,梵音净心;观音圣水,我心非石。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见恶必救,逢善必施。山骨水脉,流岚如画;人杰地灵,炊烟入诗。悬崖之上,长城墙样,顺山势逶迤而上。游人登墙,湘江第一湾尽收眼底,似巨蟒穿行于群山间。其形也美,其名也盛,其势也雄,其气也壮。山川形胜,人文鼎盛。文有礼部尚书邓三凤,武有兵部尚书唐元甫。文韬武略,定国安邦。人才辈出,历朝不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卷不走四季美丽风光。
江湾钟灵之形,银滔拍岸;人在毓秀之所,金笔难记。大江溶溶而至,远山隐隐矗立。韵如玉带之柔,几多旖旎;情赋银滩之美,无比秀丽。山蓄其势,以挺龙族之脊梁;水融其情,是显爱莲之品性。清波迂回,弹婉转之旋律;碧练长舞,现婀娜之风姿。江河浩瀚之辞,可辉日月皓光;风雅吟诵之辈,难书此湾妙处。
夫观沙洲芳草,鸟类天堂;湘江奇缘,人间仙境。湘水弯曲,抑或留念佛地灵境;碧波潺湲,似在感悟沉香梵音。若至朝观烟波浩淼,心海起潮;午看兵书宝剑,境界自高。兵家凭险以立丰功,文人寄情而题诗篇。孔明点将⑥,借阅兵书;霞客游此,赞许留迹。姜斋⑦作词,颂香塘水;青莲题诗,铭于石塔。乐观匹练之飘舞,旋动乾坤;喜赏玉龙之盘旋,吞吐氤氲。是以闲云频来,野鹤纷至。湘江百转,人文厚重;第一大湾,令人神驰。
(本赋文系笔者最新原创。)
注释:
①香潭渌水位于东安县渌埠头湘江段,禅德基地沉香寺下。王船山曾作“潇湘十景”之二,《蝶恋花·湘水经东安东》记载:湘水经东安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故名香潭渌水。
②“观音”指尖峰岭沉香寺悬崖上的石观音像,清道光年间立;“斗牛”指湘桂交界处的斗牛岭;
③“鸬鹚”是指一处临江的山嘴;“溪洲”是指母子洲;
④“大鱼”、“小鱼”是指大鱼潭和小鱼潭;
⑤ “鸟崽”、“棺材石”是指江边两个象形的石头名字。
⑥孔明点将系指紫溪境内湘江沿岸古迹景点。
⑦指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曾作《蝶恋花•香塘渌水》词一首。
◆◆赋监王万荣:上甘棠赋
女书故里,上品甘棠。后有靠山,前绕玉带,昂山左侍,栖凤右立。坐东朝西,烁古辉今。思接千载,文脉延绵;视通万里,风物俱殊。
唐太和二年,周宏本徙居。思召公之德①,以甘棠命名②;图山水之胜,以太极建置。上善之村,甘露滋润,棠风依旧。夫观村外,视野远博,环山绕水;村内,呈八卦布局,斗拱飞檐。挤女巷,风情别样;惜字塔,文风蔚然。龟山夕照,丹霞动容;步瀛古桥,传说动听;古衙遗址,经年流韵;寿萱凉亭,风景迷人;昂山毓秀,翠岭叠嶂;月陂雨亭,铭刻经典;文昌楼阁,藏风聚气;古宅民居,叹为观止。甘棠八景,各有千秋;祖训十条③,常记心间。
以观上甘棠博物馆,览文物之胜;八十一他字歌④,含处世之方。与人为善,家风严谨;儒学为宗,耕读传家。读书入仕,官员过百。一村百贤,三湘鲜闻。于是常兴廉勤之风,不羡风花雪月;时做厚德之人,只慕忠孝廉节⑤。教化之光,周家铭记;古村之韵,新人采风。谢沐河,天生地造,雌雄汇流⑥;步瀛桥,落石出官⑦,甚是神奇;月陂亭,天然石廊,文气冲天。是以野趣与古雅同存,大气同秀美相融。
上甘棠,下传今;国内颂,海外誉。踩着诗,桥上相遇;踏着梦,巷内又见。相识有缘,魅力无限。一幅水墨,寺楼阁台互映;一帘画卷,春夏秋冬轮班。
诗曰:上为国效力,甘为民请命。
棠树公德心,古谱皆载明。
村蕴千秋景,家和万事兴。
庭院若水墨,山水比丹青。
(本赋系笔者最新原创)
注释:
①、据清道州《周氏宗谱》记载,上甘棠周氏族人为召公姬姓后裔(姬姓因建立周朝而改姓周)。
②、明代所修《永明周氏族谱》中也以“吾甘棠,召公驻节过化之乡”自诩,并引以为荣。以“甘棠”名村,尔雅不凡。
③、周氏祖训十条”:敬奉祖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敦睦族党、尊敬老成、严别男女、教训子弟、和息争讼、早完国课、勤治基业。
④、寿萱亭中有一块慈悲佛母碑,记载“81个他字歌”。 昭示周氏族人为人处世之道,值得今人借鉴。
⑤、公元1273年,时任湖南提荆使的文天祥奉命平定恭城秦孟四起义而进驻永明。周德源回乡探亲时拜访了文天祥,请为题辞,文天祥即书赠“忠孝廉节”四字,赞扬他为官清廉、公正不阿。乾隆二十八年(1736年),永明(今江永)县正堂黄平、王伟士十分崇敬文山公,在得知文天祥手书藏于上甘棠之后,即令临其手书摩崖镌刻,以传后世。
⑥、谢水为雄水,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为雌水,源于石灰岩地下水。
⑦、指“落石出官”的传奇故事。相传,步瀛桥建成庆典之日,正巧八仙游历至此,他们化为布衣凡人前来踏桥。铁拐李一脚踩重,把桥面踩踏了半边。这神仙呵呵笑道:“此乃天意。以后桥塌下多少块石头,村里就会出多少个人才。”千百年来,地灵人杰的上甘棠出过文武官员102名,正好与桥塌下的石块数目相吻合。
◆◆赋监王万荣:东安启德学校赋
东方安宁之地,钟灵毓秀①之所。承先贤之宏义而尚武健身,启后昆之大德于崇文重教。应教育之急需而择址建校,解求学之难题于丁酉奠基。掬龙溪之清波而笃行,连环城之北路以进取。筚路篮缕,发扬愚公精神;栉风沐雨,不改建校初衷。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政府高度重视;战严寒、斗酷暑,历风雨,企业合理调度。方在监,圆于理,故旧历去,新校成。
以观启德学校,坐西朝东,聚一方风水;屏山襟水,如双龙戏珠。学风习习,冬夏不废;书声琅琅,春秋无误。启智以善,寓教于乐;行为以德,立身于真。名师执鞭于斯,以责立任,以德为范;学子受教于校,以才作弓,以勤当箭。师资雄厚,导以德智体美劳;学子灵聪,行以勤思良俭让。风雨化笔,笔下生辉;沧桑为纸,纸上留丹。
启德煜煜,桃李满园。根植东安,花香四海。启德致正,夯教育之基础;勤学务实,除心灵之尘埃。习文问道,意在追虹逐日;解惑授业,不辞历月经年。知行并重,德艺双馨。乐学善思,人文脉昌。龙驹凤雏②,始为学界之奇葩;芝兰玉树③,晋成华夏之栋梁。
以人为本,内涵发展;以品为重,外树形象。启东安之学风,德行天下;学中华之礼仪,校誉潇湘。赋杏坛之新秀,谱启德以华章;架书山之栈道,挂学海之云帆;启智慧之门扉,培美德之人才;沐祖国之花朵,助中国之梦圆。
(本赋文系笔者最新原创。)
注释:
①、钟灵毓秀指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②、龙驹凤雏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出自《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③、芝兰玉树本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本文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学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2020年6月1日于永州市
本人诗词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赋类作品达300篇,并在全国赋类作品征文大赛中三十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
共搜索到 26 条相关资料,当前第 1/2页,每页 20 条 |
|
[1] [2] 下一页 |
共搜索到 26 条相关资料,当前第 2/2页,每页 20 条 |
|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