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市东药王殿建于唐、兴于宋、毁于明,近年恢复。该道观地处汉江南岸,与湖北武当山渊源深厚与秦岭南北道观广泛交际,历届住持医术精湛道行高深惠及四方,道教界影响巨大。感而赋之: 安康东药王殿者,道教界之圣地也。巴山腹地,东楚川鄂为邻;汉水之滨,地肥气候湿润。居高俯瞰,崭新金州,一览无余;临下普惠,道光璀璨,恩泽众生。泱泱乎香烟郁郁菲菲,汤汤乎气象玢幽古郡。
殿堂古朴高稚,雕梁画栋;殿内环境优美,天竹桂、木瓜、银杏,挺拔苍翠,木奇树珍。古木清香生机勃勃,微风萦绕人杰地灵。鸟语花香,庄严肃穆;香雾飘绕,悠扬经韵。巴山揽月,硒土药园,十道九医,注重长寿养生;华夏药乡,仙灵之草,医技精湛,实为大众修行。神农大观本草经,二月二药王圣诞上香祈福;时珍清气融纲目,“龙抬头”踏青庙会唱戏诵经。
夫道尊一统,流派纷然;追溯源流,枝茂根深:药王孙思邈采药金州南山,城东欢喜岭建成圣殿至今①。药王娘娘二殿香火不绝;三丰弟子传教现存碑文②。嘉庆、道光修复万民称颂,二殿钟鼓景观存神像金身。烟香鞠茂,代际不衰。惜遭“文革”,萧条旁落,不亦悲乎。
改革开放,香火重兴。张理云秉全真宗风德高望重,王宗清道教之砥柱颇得民心,刘诚穹潜心修道列千山传戒坤道榜首,募资重振③。盛世光开,惠风清新。运交开改元创之新局,时乘文化勃兴之峥嵘。法倡信仰自由,教宗爱国自主。道友募集,径流汇海,乃重起东药王殿之崔嵬,再现昔时道苑之辉璨。晨起而钟迎紫旭,闻之车流肃然;暮至而鼓鸣夕照,聆者归根曰静。药王高庙陈环室壁画;大医风范在惠及苍生。朝拜之际,人神尔近,祈福纳祥,乐乎哉矣。
嗟乎!道源在天,道心及人。“药王殿”肃穆神秘“不得入内”,香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犹闇道境高阔心归虚静;“自养自治自传”现“全国女子坤道第一”风采;睿智思辨引典惊叹处处都有才人辈出。昔日磨难内化气质,洗尽铅华;满腔公益激情向上,沉静从容。物欲横流纷繁复杂,能得如此一方净土;雅言之道高尚情操,还有继往绝学文脉。构建和谐倡导正义道教蕴含核心价值;“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与善说“众生平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传统文化璀璨珠宝充满智慧;“乘风破浪”“会当凌绝顶”真正“悟言悟理悟道,朔文化清波,润万人之心!④”苍生大医,著《千金方》,金州九县茵茵之草呼思邈来世;燏燏煌煌,雨露四海,汉滨百万莘莘药人唤药王再生。光大药王文化,弘扬国粹,当今科技盛事;缅怀先圣宗师,激励后学,吾辈当为先行。物换星移,“医不拜药王不妙”,岁月交替,“药不到王殿不灵”。安康精神古朴厚实,凿开径路名魁大医,情追善海深悟至柔至坚之理;药王品质德泽四方,降龙伏虎拯衰救危,道俗共奋大中华圆梦指日可待矣。
注释:
①东药王殿始建于唐末,众信以药王孙思邈采药金州南山为由,于城东建药王殿道观,有药王、娘娘二殿,香火不绝。 ②《武当志》载:明洪武年间,张三丰嫡传弟子邱玄清传教于安康,修复药王、娘娘二殿。观内现存碑文记载:清嘉庆十六年、道光六年,再次修复二殿、钟鼓楼,并塑神像金身。 ③东药王殿于1982年重兴,香火再续。住持张理云道长秉全真宗风,德高望重。其弟子王宗清道长医道精湛,为安康道教之砥柱。弟子刘诚穹潜心修道求学,列千山传戒坤道榜首;募资千万扩建道观。 ④现任住持刘诚穹道长,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陕西道教协会副会长,安康市汉滨区道教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