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东丰赋》的启事
东丰地处长白山余脉,古盛京围场腹地。文化底蕴厚重,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素有“皇家鹿苑”美誉,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基础教育先进县、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普法先进县、最佳投资环境县、中国特色产业百强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城。为充分挖掘和展示东丰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地域民俗、自然景观、发展成果,加快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美丽、富裕、幸福、快乐新东丰的步伐,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东丰赋》。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为挖掘东丰深厚历史文化,弘扬东丰创新、创业、创先,快速、快富、快乐的“三创三快”精神,歌颂东丰、赞美东丰,更好的宣传东丰,激发全县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建设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人翁意识,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全力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美丽、富裕、幸福、快乐新东丰。
二、组织方式
主办单位:中共东丰县委、东丰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东丰县委宣传部。
三、征集要求
1、作品须采用《赋》的体裁形式,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表意准确,言之有物,风格高雅,具有鲜明的艺术韵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内容要求全面、准确、真实反映东丰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文、自然景色、城市风光、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情况,力求写东丰,颂东丰。 3、作品字数在1000—1500字,稿件用典须附注释。
四、评选办法
1、 征集时间:征集活动从2014年10月10日起至11月30日截止。 2、宣传发动: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电台发布《东丰赋》征集启事,公布参与及推荐的方式方法。形成全社会参与氛围,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3、评选办法:本次征集活动结束后,届时由县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评选委员会评选。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将在东丰政府网上公布,并汇编作品集,将优秀作品收录《东丰赋集》。
五、征稿奖励
本次活动共设四个奖项:一等奖1名,奖励人民币2000元;二等奖2 名,各奖励人民币1000元;三等奖3 名,各奖励人民币500元;优秀奖若干名,赠送《东丰赋集》一本。评审结果确定后,通过新闻媒体公布。
六、参与方式
1、来稿采用电子邮箱收稿,或送交电子稿,校对无误后方可投稿。电子邮箱:lcfw8888@163.com 和 dfxcbxck@163.com。 2、投稿人需提供电子版近身生活照一张、简介一份(100字内)、有效通信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资料不详者,主办方有权不予收录。 3、联系人:耿 迅;咨询电话:0437—6212279。 4、查询东丰概况等相关资料,请点击东丰县政府公众信息网,网址:http://www.dongfeng.gov.cn
七、特别声明
1、应征作品应为原创作品,严谨抄袭、模仿,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本人负责。 2、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主办方对入围、入选作品拥有所有权,并有权对入选作品进行修改、出版,不再另付稿酬。获奖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转让第三方。 3、应征稿件概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4、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 5、凡投稿人均被视为认可本声明内容。
中共东丰县委宣传部 2014年10月8日
◆张家界市面向全球重金征集《武陵颂》
红网张家界站11月12日讯(通讯员 邓道理) 500字可值5万元!11月12日,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获悉,该区将面向全球有奖征集500字左右的古诗文《武陵颂》,入选作品将获得5万元(含税)的现金奖励。据了解,重金征集“颂”文在全球属于首次。
本次征集活动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作家协会、张家界印象武陵置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旨在进一步挖掘传承武陵山片区传统历史文化,推动武陵源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断用文学的力量提升武陵源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颂为古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武陵颂》征稿时间为2014年11月18日至2015年3月28日,2015年4月中旬由主办方邀请的专家评委会评奖。所有来稿均需原创,并以《武陵颂》为题,内容以反映武陵源绝美山水、多彩人文为主,文体为古诗文,字数500字左右。投稿邮箱为:lcfw8888@163.com 和 1285224635@qq.com ,需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地址。
本次征集活动设立入选奖1名,作品除了获得5万元(含税)奖金外,还将由知名书法家书写后,用景观雕塑形式立于张家界魅力湘西游客中心印象武陵文化广场,供海内外游客参观。另外设立10名入围奖,每位获奖作者将获得1000元(含税)现金奖励和张家界印象武陵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价值1000元 “金湘红”茗茶奖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向世人展示武陵源独特的山水、人文之美,同时也想征集到一批脍炙人口、留传后人的颂文。”主办方之一的张家界印象武陵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文化需要积淀,重金征集《武陵颂》建立景观雕塑,就是为了增加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文化内涵,为山下建设未来文化遗产作出贡献。张家界印象武陵置业有限公司为张家界知名旅游地产商,其开发的首个旅游地产项目“印象武陵”,位于武陵源城区黄金地段张家界魅力湘西游客中心,于2014年10月14日顺利开盘。
◆征集《洗耳池赋》与楹联
洗耳池公园是巢湖市区中心最大的开放式公园,因历史典故—“巢父牵牛”、“许由洗耳”得名。为进一步挖掘洗耳池公园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公园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彰显巢湖历史文化名城的崭新形象,巢湖市决定,对洗耳池公园实施文化提升工程,新增部分雕塑、碑廊等文化设施。现面向市内外,公开征集洗耳池公园主题楹联、辞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巢湖市文联
承办单位:巢湖市诗词楹联学会 巢湖市作家协会
二、征集内容
(一)楹联:通过探寻洗耳池、许由、牵牛巷等文化遗存的渊源,撰写符合历史事实和时代要求的楹联作品,展现当代巢湖人民厚德求实、开放包容、清廉谦逊、崇善有为的精神品德和崭新精神风貌,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辞赋:参照上述楹联征集内容要求,围绕洗耳池公园的古今变迁,撰写体现当代巢湖新风新貌的优秀辞赋作品,篇幅要求1000字左右。
三、征稿时间。2014年11月18日—2015年1月10日。
四、奖项设置。
2015年1月底前,组织相关专家完成评审工作,并在相关媒体公布评奖结果。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对获奖作品作者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
五、征集要求:
1、应征作品须符合主题要求,立意新颖,积极向上,符合《联律通则》要求,新旧声韵不限,但不得混用;用典、集句需注明出处。只收原创作品,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2、此次征稿每位作者楹联不超过5副,辞赋不超过2通。提倡短联,为便于书写悬挂至少有一副11字以下的短联。纸质文本须打印,多次投稿以第一次收稿为准。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地址和电话等联系方式。
3、投稿地址:巢湖市向阳路城市风景街25号扬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电子邮箱:lcfw8888@163.com 和 119821658@qq.com
联系人:杨顺翠13966380199 洪荒13637291502
◆“铜石岭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征稿启事
铜石岭位于广西北流市城东10公里处的民安镇境内,圭江自南向北从山前绕过,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共生的天下奇观,是世界唯一的。在经历了亿万年的变迁之后,铜石岭形成了层峦叠秀,巍然壮观的自然景观。铜石岭及其周围一带是汉代冶铜和铸造铜鼓的遗址,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铜鼓在此铸造。铜石岭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历来让人神往和陶醉。
广西大业建设集团一直致力于弘扬自然生态文化,积极促进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繁荣发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美丽中国”理念,全方位展示铜石岭原生态的神奇魅力、故事传说和旅游前景,广西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北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北流市作家协会决定联合举办“铜石岭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
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艺术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铜石岭,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推进北流旅游文化产业和文学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铜石岭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活动现面向全国作家、艺术家以及文学艺术爱好者和广大中小学在校学生隆重征稿。
一、主办单位
广西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北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西北流市作家协会
二、征文主题
(一)聚焦铜石岭的秀色美景,讴歌铜石岭的独特魅力
(二)挖掘铜石岭的历史人文和民间传说
(三)围绕铜石岭旅游开发,思索生态文明和人文文化和谐之道
作者可通过实地考察或进入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tongshiling.net)等方式了解铜石岭具体情况。
三、征文内容及要求
(一)诗词赋联类:每位作者限投3首(篇╱联)。
(二)现代新诗类:作品要求为自由体新诗或散文诗。新诗单首不超过30行,组诗不超过150行;散文诗每篇不超1500字;组章不超过10000字。
(三)小说散文随笔类:小说作品要求万字以内,每位作者限投一篇;散文或随笔作品可以投多篇,但总字数不超过10000字。
(四)民间故事类:每位作者限投5篇以内,总字数不超过10000字。
(五)美术作品类:作品可以是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速写、剪纸等,来稿要标明作品名称、体裁、规格。每人限投3幅。
(六)书法作品类:作品仅限于软笔书写“铜石岭”三字,每人限投3幅。
(七)摄影作品类: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照均可(组照不超过4幅);作品不得对原始影像画面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每幅(组)作品除标题外,应有简要说明(100字以内,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点)。作品只限电子档投稿,投稿作品为jpg格式,文件名修改为作品名称,组照请以“作品名称-顺序号”标明顺序。
(八)原创歌曲类:参赛歌曲作品一律采用简谱记谱法,每件作品寄送工整清晰歌谱(词)一式五份,附作者百字内简历,注明通讯地址。每位参赛者限参赛作品3首,另附页分别注明作者真实姓名(作品署名可使用笔名或艺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并附作者个人创作简历。为方便作品评审,欢迎寄送录音样带(CD、MD均可)。
(九)学生作文类:小学组一般不少于450字,初中组一般不少于600字,高中组一般不少于800字。每名学生仅限一篇参赛。
四、作品征集范围及对象:全国作家、艺术家以及文学艺术爱好者和广大中小学在校学生。
五、奖项设置
作品征集截止后,由主办单位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
(一)诗词赋联、现代新诗、小说散文随笔、民间故事、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七大门类的参赛作品分类进行评比,分别分类设置奖项。
一等奖各1名,奖金各25000元;
二等奖各2名,奖金各5000元;
三等奖各5名,奖金各2000元;
优秀奖各30名,奖金各500元。
除奖金外,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
(二)原创歌曲设置奖项如下:
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2000元;
除奖金外,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
(三)学生作文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类进行评奖,分类设置奖项。
一等奖1名,奖金15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8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
优秀奖50名,奖金各200元。
除奖金外,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
六、参赛方式及起止时间
(一)所有参赛稿件,必须注明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书法类、美术类、摄影类、歌曲类作品请将原件寄到: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北流市永安路0011号七楼,邮编:537499,联系电话:0775-6227228,6227328),并注明“铜石岭杯”大奖赛作品字样。诗词赋联、现代新诗、散文随笔、民间故事和学生作文五类作品分类发送以下专用邮箱:
(1)诗词赋联:lcfw8888@163.com 和 gxdy02@163.com;
(2)现代新诗:gxdy03@163.com;
(3)小说散文随笔:gxdy04@163.com;
(4)民间故事:gxdy05@163.com;
(5)学生作文:gxdy07@163.com。
(二)上述五类作品在发送电子文档的同时,要将参赛稿件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邮寄或送交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北流市永安路0011号七楼,邮编:537499,联系电话:0775-6227228,6227328),并注明“铜石岭杯”大奖赛作品字样。
(三)征稿起止时间: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
七、注意事项
(一)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尚未公开发表的以铜石岭为题材的原创作品,内容真实准确,严禁抄袭。如涉及著作权纠纷,责任由作者自负。
(二)本大赛不收取参赛费,不退稿,请作者自行保留底稿。如在投寄过程中作品遗失,主办方概不负责。
(三)主办方对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可以用于展览展示、结集出版、景区石刻等,并不再付酬。原创歌曲获奖作品的作者须授权广西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使用,包括出版、发表、保护作品完整、灌录、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MV播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汇编等权利,作品的署名权、词曲权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四)对于获等级奖的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将在《北流文艺》上刊登以及结集出版,并邀请书法名家将诗词获奖作品书写创作成书法作品进行展览,在铜石岭景区选择恰当位置制成摩崖石刻。
(五)本次大赛活动由主办方行使最终解释权。
广西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北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西铜石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北流市作家协会
2014年7月1日
◆安化黑茶赋(记)揭晓
“云天阁安化黑茶楹联、记(赋)大奖赛”记(赋)获奖名单
一等奖:
向 闲
二等奖:
王青山 王再祥 黄 敏
三等奖:
黄建中 陆会斌 郭中甲 胡启山 邓 骁 仇金中 朱兴弟 王天明 王大沐
优秀奖:
梅山樵夫 崔书林 罗金华 海 若
◆《观音山赋》征文揭晓(第8届)
《观音山赋》征文评审揭晓 海内外重奖征集广东观音山赋大赛结果公告
由广东楹联学会和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同举办的“海内外重奖征集广东观音山赋大赛”自开展以来,得到来自全国各地赋文家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共收到来稿623篇。他们以典雅、绚丽之辞赋,赞美了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的中国十佳休闲风景名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风光和观音文化。经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评审,评出特等奖1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10篇。现向社会公告。
广东楹联学会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Ο一四年八月四日
◆附获奖名单
特等奖1名:
辽宁沈阳 马建勋
一等奖1名:
湖南衡阳 屈 杰
二等奖2名:
河北安国 吴建永
陕西西安 黄纯南
三等奖3名:
浙江杭州 何智勇
湖北随州 曾 志
四川成都 郭芝琼
优秀奖10名:
新疆克拉玛依 王忠民
浙江临海 李含江
山西长治 崔书林
重庆南岸 钱发平
广东广州 郭振斌
山东青岛 朱耿明
四川威远 黄政权
湖北荆门 罗金华
河南新乡 任 冰
陕西麟游 马铭清
◆“秀美梨乡 诗画原平” 记(赋)大奖赛揭晓 记赋类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2名)
《一览阁赋》 杨晋生(原平)
《一览阁记》 刘宁(太原)
三等奖:(3名)
《天牙山赋》 胡文娟(甘肃)
《天牙山赋》 曹木全(江西)
《一览阁赋》 李文德(忻州)
优秀奖:(6名)
《滹沱河赋》 刘惠仁(北京)
《范亭文体广场赋》 李文德(忻州)
《天牙山记》 李谦和(忻州)
《范亭文体广场赋》 张六金(忻州)
《一览阁记》 郑新为(原平)
《独好阁赋》 杨晋生(原平)
◆随手拍《我身边的好交警》有奖征文启事
河北新闻网11月26日讯(记者 王嵩)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全省公安交警系统“正风肃纪”活动,培树先进、弘扬正气,展示新时期交警形象。即日起,至12月10日,在第二届河北省“百姓心中好交警”评选活动期间,开展随手拍《我身边的好交警》有奖征文活动。
11月27日起,河北新闻网将开辟专栏,择优刊登征文作品,优秀作品还将结集出版。
征文内容:
一、突出交警队伍中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等主题思想的事迹,要求结合身边的人和事;
二、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反映交警在恶劣气候中疏堵保畅,不畏风雨、雾霾等主题内容的;
三、在办车管业务过程中,发生的疑难问题如何解决?例如,办理机动车注册、变更、转移、抵押、注销登记;驾驶证申请、补领、换领、审验等与办理交警发生的故事;
四、为增强广大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执法,心系百姓,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内容的;
事迹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交警的职业特色,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善行河北、正风肃纪等活动联系密切。
征文字数:
体裁不限,字数800字以内。(配有图片)
征文奖项:
设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500元;三等奖3名,奖户外装备套装;优秀奖10名,邀请参加揭晓颁奖仪式。
征文邮箱:
征文作品请发送至专用邮箱:lcfw8888@163.com 和 442148029@qq.com 请注明“征文”字样,并留下真实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
◆《长治赋》征集启事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坚持科学发展,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赋体文学形式推介长治、宣传长治,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长治市文联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长治赋》。
一、作品要求
《长治赋》要求反映长治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长治的特有风貌,体现长治人得风气之先、奋发有为的创新创造精神。要求依制文体,具备赋的特征,文字精练,用词准确,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文笔流畅,典故引句要有出处可循。字数要求在2500字以内。
二、征稿时间
作品提交时间为3月20日~5月3日(以当地邮戳为准)。提交作品需附简要说明,用A4纸打印,一式8份,仅在一份作品上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方式。
报送地址:山西省长治市长兴南路70号长治市文联
邮编:046000
联系电话:0355—3038944
联系人:张奕 梁红斌
电子邮箱:changzhifu@126.com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奖金10000元;
二等奖2名 奖金6000元;
三等奖3名 奖金3000元;
优秀奖4名 奖金1000元。
长治日报社
2011年3月12日
◆《汉画赋》征文启事
泱泱大中华,灿灿汉文化。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汉文化以其辉煌瑰丽成为华夏民族傲睨世界的熠熠闪光明珠。北京张淑清汉文化工作室多年潜心研究汉代画像石刻,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向广大网友征集《汉画赋》,用于丰富本工作室汉画礼品。征集要求如下:
一、对象:
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爱好者及热心网友,尤其欢迎了解汉画像石、热爱汉代文化遗存、文物爱好者、考古学者、博物馆工作人员踊跃赐稿。
二、内容:
颂扬汉画像石的诗文。
三、文体:
古体诗歌、词赋。
四、篇幅:
不限。
五、时间:
自即日起至2010年4月30日止。
六、评奖办法:
征集期结束,本工作室将汇集全部投稿,按体裁分类,由广大网友投票确定奖项,最后请汉画像石研究专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共同选评确定。2010年5月31日完成全部评选工作。
七、投稿办法:
本博信箱:shuqing0516@sina.com ,要求作者附上联系方式及个人简介。
八、评奖: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参与奖十名。本工作室将邀请书法名家书写一等奖作品,收入本工作室系列产品,向社会广为推介。所有获奖作品全部在本博面向公众展示,并向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及汉画礼品。
◆《新昌新赋》征集启事 为生动反映和充分展示我县在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的巨大成就,特向全县广大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开展“新昌新赋”征集评选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文时间
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1日。
二、作品要求
1、作品须采用“赋”这一文学体裁,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风格高雅,具有鲜明的艺术韵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赋,是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一般用于写景抒情。如司马相如的《子须赋》、《上林赋》,杨雄的《解嘲》等) 2、一城一赋,展示新昌整体形象,突出新昌特色,体现时代色彩,浓墨重彩抒写新昌历史沿革、人文特色、发展历程和时代风采。 3、作品字数在1000至1500字,稿件用典须附注释。
三、投稿方式
1、以电子邮件形式投稿:电子邮箱:xczjxh@163.com。 2、以信件形式邮寄:邮寄地址:新昌南明街道横街15号4楼新昌县作家协会,邮编:312500(请在信封正面注明“新昌新赋”投稿)。 3、咨询电话:0575—86383886,联系人:袁方勇。
四、评选奖励
本次征集活动结束后,评委会将统一组织评选。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将在县级新闻媒体上公布。 本次征集活动设一等奖1篇,奖励人民币3000元;二等奖2 篇,各奖励人民币1000元;三等奖3 篇,各奖励人民币500元。优秀奖若干篇,各奖励人民币200元。
五、其他事宜
1、所有作品投稿者必须是合法拥有者,具有著作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凡涉嫌抄袭、借用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主办单位无关。 2、作品无论采用与否,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3、所有征文一经获奖,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等著作权均归主办单位所有,除主办单位授权外,任何单位、个人(包括作者)不得将获奖征文用于广告宣传、出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否则,征集单位有权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4、投稿者要在作品后附上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 5、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
中共新昌县委宣传部 新昌县新闻信息传播中心 新昌县风景旅游局 新昌县作家协会 2009年10月26日
◆《岳阳赋》征文启事
为了进一步推进知我岳阳爱我岳阳的活动,向世人展示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区位环境优势,反映岳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阔步前进的精神风貌,经与《光明日报》社领导以及《百城赋》栏目具体衔接,兹决定在我市各界人士中征集《岳阳赋》文稿,具体要求如下:
为了进一步推进知我岳阳爱我岳阳的活动,向世人展示岳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区位环境优势,反映岳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阔步前进的精神风貌,经与《光明日报》社领导以及《百城赋》栏目具体衔接,兹决定在我市各界人士中征集《岳阳赋》文稿,具体要求如下:
1、时间:从即日起到7月底截止;
2、用赋的文学体裁进行创作;
3、字数在1800字以内;
4、稿件投至《岳阳晚报》总编室,信封上标明《岳阳赋》专稿。
征集的作品将择优在《岳阳晚报》上登载,在此基础上组织评选,从中推荐2—3篇给《光明日报》,再由《光明日报》挑选一篇在《百城赋》栏目正式发表。在《岳阳晚报》登载的稿酬从优,在《光明日报》的《百城赋》栏目发表的将给予奖励。
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 岳 阳 晚 报 社
2007年6月29日
◆《安泽赋》征文启事
“荀子故里生态安泽”大型征文活动启事 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居太岳山之阳、沁河之滨,林木覆盖全省之最;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帝尧、大禹在这里留下圣迹,先哲荀子生身故里。这里就是闻名全国的中华千年古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太岳革命老区——安泽。
近年来,安泽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转型跨越的征程赶超迈进,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进一步宣传荀子文化,反映安泽经济社会发展丰硕成果,提升安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举办“荀子故里生态安泽”大型征文活动,热忱欢迎各界朋友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一、主办单位:临汾日报社中共安泽县委安泽县人民政府二、征稿范围:海内外文艺家及文艺爱好者。
三、征稿内容: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摄影作品、通讯报道、报告文学。
四、作品要求:弘扬荀子文化,反映安泽时代变迁,记录安泽山水风情,歌颂安泽先进典型。
五、奖项设置:大赛设一等奖2名,每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3名,每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10名,每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20名,颁发奖品及证书。应征作品择优在《临汾日报》和安泽政府门户网刊发,评奖后获奖作品将汇集成册,不再另付稿酬。
征稿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9月20日
投稿地址:中共安泽县委宣传部
邮政编码:042500
电子信箱:azzwxx@126.com
◆《园区赋》征文启事
平乡县教育局关于征集《园区赋》的启事 按照《平乡县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向园区集中,中学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平乡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建设平乡县教育园区。平乡县教育园区位于县城建设大街以东、南环路北、泽平路南,占地346亩,教育园区以昌平街为界分为两部分,西侧为学校部分,占地250亩,包含一所中学(县一中迁入)、一所特教学校、一所幼儿园、一座体育馆和教科研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东侧为教师公寓部分,占地96亩。计划在2013年秋季投入使用。园区概算投资1.6亿元,投资力度之大,在平乡县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是非常巨大的,园区建设规模之大,在平乡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2008年12月,省政府首轮督导评估提出我县要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的要求之后,县委、县政府开始谋划在县城新建1所标准化初中,历经一年多,3次选址,2010年5月确定在文明路北、人民路南、西环路东建设实验中学,2011年伊始,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选址建设教育园区,园区建设从选址、建筑构成、布局等几易其稿,历经数载,倾注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超常的智慧,以超常的决心,以超常的毅力,做出了大上教育的壮举,整个园区已于8月份全面开工建设。
在平乡县教育园区隆重奠基之时,为了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示“平乡教育”的人文风采,平乡县教育局决定以“创平乡一流教育、展教育园区魅力”为主题,在教育系统进行《园区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征集要求
本次征集的《园区赋》,拟在教育园区建成投入使用后,镌刻成碑文,落建于教育园区内,留作纪念之用,同时用于平乡教育的对外宣传。根据这种用途,请大家在创作中把握以下几点:
1、内容方面,请通过各种资料收集,以“创平乡一流教育、展教育园区魅力”为主题,围绕我县教育发展历史,从形象、品质、精神、气度诸方面,全方位展示“平乡教育”的风采。同时,尽可能以教育园区风貌为背景烘托,以平乡教育的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建设成就为点睛之笔,通过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的表述,增强作品的厚重感,并注意思想和情感的注入。若能提炼出给人启迪、令人难忘的名言警句更佳。
2、形式方面,以散体大赋为主要表现形式,注意长短句交替、骈散并用,尽量避免一式四六句所造成的僵化呆板。同时,根据朗诵需要,请注意句脚押韵和韵脚转换,使朗诵能有起伏感。
3、字数方面,以800至1000字为佳。
二、奖项设置
本次征集,拟设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各奖500元;三等奖5名,各奖200元;优秀奖10名,各奖100元。
三、截稿时间:2012年9月30日
四、应征须知
1、投稿地址:pingxiangjiaoyu@126.com 2、咨询电话:0319——7862824 3、其他要求:作品后请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
五、特别声明
1、凡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等,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2、参赛作品使用权归主办单位,作者享有作品署名权,不再支付稿酬。 3、所有参赛作品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岢岚赋》征文启事
关于开展“岢岚精神”、“岢岚赋”征集的启事 为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昂扬向上的精神氛围,进一步丰富岢岚人文内涵,提升岢岚形象和知名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务实创新,为建设“青山绿水、文明宜居、人和业兴”的美好岢岚再创佳绩。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岢岚精神”“岢岚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
“岢岚精神”表述语要从分析岢岚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发展演变入手,精心提炼岢岚人的精神特色。表述语要鲜明、简洁、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富有感召力、传播力和普及力。对所提出的“岢岚精神”表述语要附300字以内的含义注释和创意说明。
“岢岚赋”内容要深入挖掘岢岚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人文精神;富有时代气息,尽量体现“赋”的特色,篇幅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引文典故请加注,注文要精当。
本次征文活动自发布之日起到2014年6月30日结束。
来稿请注明“岢岚精神”、“岢岚赋”征文字样,署名可用笔名,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来稿不予退还,请自留底稿。
活动期间我们将在《今日岢岚》陆续发表优秀作品,活动结束后将结集成册,广泛赠阅。
投稿邮箱:klxcb330@163.com
联系电话:刘新民 13994064060
王素芳 18636023758
中共岢岚县委宣传部
岢岚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灵璧赋》征稿启事
灵璧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江淮大平原东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总人口118.3万人。灵璧是垓下之战的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里,中国灵璧奇石的产地,素有“奇石、 虞姬、钟馗画,一奇一美一神,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近年来,在灵璧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灵璧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为进一步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文化旅游强县,打造灵璧文化品牌,推进灵璧跨越发展,灵璧县将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届中国•灵璧石文化博览会暨首届钟馗文化节、首届虞姬文化节”。为此,灵璧县人民政府、中国辞赋家协会共同举办,灵璧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北京泛舟横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灵璧赋》全国大征集”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一、作品要求
1. 作品要求反映灵璧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灵璧的特有风貌,体现灵璧人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等; 2. 作品文体为辞赋,应具备赋的各种文学要素,文笔凝练,用词精准,结构严谨,内容全面,典故引用要有出处; 3. 作品字数要求在1000字以内; 4. 限于人力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5. 举办单位对应征作品有编辑、出版、宣传等使用权,不另付稿酬; 6. 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二、组织评选
由主办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征集活动组委会,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20名。奖金如下:
一等奖 奖金10000元; 二等奖 奖金各5000元; 三等奖 奖金各2000元; 优秀奖 各奖大型精美礼品一套。
四、征稿时间
本次征集活动自2011年8月28日开始,至2011年9月30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五、投稿地址
收稿地址:安徽省灵璧县文化局 收 稿 人:《灵璧赋》征集办公室 邮 编:234200 电 话:0557—6022140 来稿请在信封左下方注明“灵璧赋征稿”字样 电子稿件请投:lbwhgov@163.com 请注明“灵璧赋征稿”字样
◆《兰山赋》征稿启事
“兰山赋”及“华夏第一长廊”楹联征集启事
兰州之名以皋兰山而得之。皋兰山亦名兰山,形似卧龙,雄踞兰州市城关区南边,绵延十数公里,在兰州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登高临远、寻幽探胜、歌咏赋怀的四时登临之地,也是市民览金城胜景、健身休闲的最佳去处。由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华夏第一长廊”,依皋兰山山势而建,绵延5.8公里,状若蟠龙,是集健身、游览、休闲、文化展示诸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文化景观。江河以扬波而行远,山岳以人文而流芳。为展示河历史文化、丝路历史文化、陇原历史文化、兰州历史文化、兰山人文积淀,打造独具魅力的兰山文化景观,兰州市兰山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兰山赋”及“华夏第一长廊”楹联。
征稿内容:(一)征集“兰山赋”,字数1000字以内。(二)征集“华夏第一长廊”楹联,以7言—25言为宜。
征稿要求:征集的赋和楹联,要求思想、人文、艺术相统一,突出反映河历史文化、丝路历史文化、陇原历史文化、兰州历史文化和兰山人文精神,遣词文雅,寓意深刻,符合联律,对仗工整。
◆《茶赋茶歌》征稿启事
诗歌绘画大赛暨中国西部茶海首届春茶开采节
“茶赋、茶祭、茶歌、茶曲” 征集启事
由贵州省环保局、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主办,凤冈县人民政府、贵州省环保局宣教中心承办,贵州凤冈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冠名协办的贵州“环保与茶文化·春江花月夜杯”摄影书法诗歌绘画大赛暨中国西部茶海首届春茶开采节,将于2007年3月31日在凤冈县举行。为把中国西部茶海春茶开采节办成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弘扬茶文化,推介茶品牌,推动贵州原生态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起点,现面向省内外公开征集“中国西部茶海”茶赋、茶祭、茶歌(词)、茶(歌)曲。其要求如下:
一、征集内容要体现茶文化内涵,突出生态、环保理念。
二、征集内容要充分反映中国西部茶海“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相间、云蒸霞尉”的原生态情景和茶叶富含锌硒的特色品质。
三、征集歌曲内容要具有高原特色,有别于江南采茶调,旋律优美,易学易唱易传播。
四、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07年2月28日止。所征集到的内容,将邀请省内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评审(所投搞件概不退回,请自留底稿)。
五、奖项设置:茶赋、茶祭、茶歌(词)、茶(歌)曲各设入围奖5名,每名入围者将获得300元的稿酬。茶赋、茶祭、茶词、茶曲分别选用一件作品。作品被选用者,将一次性给付人民币3000元的酬金。该作品的知识产权属于本次活动承办单位所有,不再另行签订协议。
作品可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发送到凤冈县对外宣传中心收,请注明“××作品征集”字样。地址:贵州省凤冈县龙泉镇体育街34号;邮编:564200;电子邮箱:tangli@xinhuanet.com。需查询相关资料,请登陆新华网凤冈网站,网址:www.gz.xinhuanet.com/fg,或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汉字“新华网贵州频道地方网群凤冈站”点击。
中国西部茶海春茶开采节组委会
2007年1月19日
◆《毕节赋》征稿启事
关于征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作品的启事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在节日期间,根据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拟用诗词歌赋这一传统艺术,在城乡进行“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向广大民众,特别是诗词爱好者征集此类作品。
一、稿件内容:分别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歌颂伟大祖国,赞美大好河山,弘扬民族精神。在创作中,要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毕节试验区20年的建设成就结合起来,展示新一轮的发展前景;把歌颂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本土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先驱,为了毕节人民的解放,献出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二、应征作品,一律要求新作,谢绝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提倡用新声韵写诗填词,用旧声韵的必须在题下括注。歌(词)限定在12行以内,赋限定在500字以内。
三、截稿时间为2009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应征作品请一题一纸,用A4纸打印,并在左上角注明“传统节日征稿”字样,在右下方注明作者姓名、性别、族别和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寄交毕节市公园路21号“乌蒙诗社”收,邮编:551700
四、应征作品可以参与评奖并推荐在有关媒体上刊登。
中共毕节地委宣传部
毕节地区诗词楹联学会
2009年4月28日
◆《张掖大佛寺赋》征稿启事
关于征集“西域佛都——张掖大佛寺”诗词歌赋作品的启事
张掖大佛寺源于西晋,创于西夏,兴于元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千年名刹。大佛寺以大殿、大佛、北藏金经闻名于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挖掘、传承、弘扬大佛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提升张掖大佛寺旅游品牌形象,推动甘州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现面向全国征集有关于“西域佛都——张掖大佛寺”的诗、词、歌、赋作品。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集内容及说明: 1. 创作诗词歌赋、楹联体例不限,可为古今体诗词、散文、赋、楹联等各类文学体裁;近体诗不超过50行,赋不超过1000字,散文不超过3000字。 2. 诗词歌赋联内容,要求以张掖大佛寺及高总兵府、明粮仓、钟鼓楼为亮点并融合古今,对张掖大佛寺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底蕴有深入挖掘;以新时代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发现大佛寺的时代内涵;作品要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追求立意之高远,文采之奇妙,韵味之悠长,对宣传推介张掖大佛寺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3. 作者在创意或构思取材时,可参考相关资料或从文献记载中查找。对作品中引用的历史人名、地名、物名、典故等,应注明出处。 4. 作者提交的诗词歌赋、楹联等参赛作品,应为近期关于大佛寺、高总兵府、钟鼓楼及明粮仓原创作品,入选作品如有涉及著作权、版权、名誉权等纠纷,与作品征集方无关,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5.作者投稿参与此次评选活动,即表示同意对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并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其他宣传中合理使用。
二、征集范围和时间
征集范围:面向全国,以个人、家庭、单位集体等多种形式参加。 征集时间:2010年11月25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为征稿时间;2011年1月1日至15日为评稿时间;表彰时间另行通知。
三、奖励办法
1.征集活动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2.特等奖奖励5000元、一等奖奖励2000元、二等奖奖励1500元、三等奖奖励1000元。 3.优秀奖赠送张掖大佛寺景区门票3张和《张掖文史资料》一套。
四、作品报送
1.应征作品可采用邮局邮寄或电子邮寄方式。 2.本次所有征集作品应通过电子邮箱附送电子文本,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单位、职业、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所有征集作品恕不退稿。 3.作品征集截止日期:2010年12月31日止。 作品寄送地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信封上注名“征集”字样。 邮政编码:734000 电子信箱:dfsjgc@ 126.com 联系人:姚正国 霍永红 孙新华 联系电话:0936-8226466
张掖市甘州区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隆回一中赋》征稿启事
湖南隆回一中七十周年校庆“征联征赋”启事
2012年10月2日,隆回一中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为了激发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对隆回一中的关注,激发校友及在校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促进隆回一中的持续发展,学校决定,举办隆回一中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征联征赋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参加人员:
凡我校历届校友、在校学生、历届教职员工及其他社会成员,不分地域,均可投稿参赛;
二.稿件要求:
参赛者每人可撰写对联1——4副,不超过4副;以中、短联为佳,不回避长联;作品要求符合联律;内容以回顾隆回一中的办学历史、赞颂办学业绩、展望美好未来以及抒发对一中的热爱和期盼之情为主,其他与一中密切相关的内容均可入联;征集赋一篇,在800字符(含标点)以内,最多不超过1千字符,赋的内容与对联同。骈赋、律赋、文赋均可,要求符合赋的语言特征与体式规律。
三.投稿方式:
以网上投稿为主,邮箱为:yzbgs168@ 163.com ,请以4号宋体字将作品直接粘贴于邮箱写信页的界面,不使用附件。信件投递至“(422200)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办公室范青友”。两种方式都务必在稿件下面注明作者姓名、地址、所在单位、联系电话。是校友的注明曾经就读何班。
四.截稿日期:
2012年公历6月30日。信件以邮戳为准。
五.奖项设置:
本项活动将由隆回一中校庆筹委会承办,届时将聘请省内对联辞赋方面的专家进行评选,共选出赋1篇,奖金2000元;对联:一等奖2副,每副800元;二等奖4副,每副600元;优秀奖若干副,每副400元。主办方对收集的作品有处置权。
附:隆回一中简介
隆回一中地处湘西南腹地——我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历史名人魏源的故乡隆回县城的中心,是历史古城宝庆(邵阳市)和武冈的中间站,资江的支流赧水从校园西北墙门外逶迤东去,不远处的紫阳渡为古代连接宝庆与武冈及云贵地区的古渡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1942年,为纪念爱国名将蔡锷,弘扬建功立业的民族精神,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先生创办,取蔡锷之字“松坡”为名,即“松坡中学”。新中国诞生,更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 198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现今占地98580平方米,建筑面积84905平方米。教学用房、师生生活用房、科研实验用房、图书馆及信息用房、办公用房、体育艺术场馆及其它辅助用房基本齐全,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校园绿化、亭阁等人文设施与主体建筑和谐相映,风景怡人。
学校现有班级70个,在校学生4200余人。在职在岗教师270名,其中高级教师10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8人,县级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50人。
隆回一中一直以教学高质量著称于三湘大地。优异的高考成绩是隆回一中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六年高考,有五年名列邵阳市第一,一年名列邵阳市第二。尤其是近三年,隆回一中高考成绩连创新高:二本以上上线人数由2007年的400多人上升到2008年的600多人,再上升到2010年的700多人,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大突破!近三年,有6名学生考取清华、北大。2011年高考,600分以上120人,重点本科上线260人,二批本科以上上线726人。重点本科上线率、二批本科以上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均居邵阳市第一,本科上线率达90%。有彭智、廖焱、刘宁三位同学考取清华大学;张善富考取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员。全国43所“985工程”大学几乎所所录取有隆回一中2011届毕业生。自1984年以来,有30人考上清华、北大,他们是:张道平、黄进良、苏小敏、郑武平、唐学军、陈仕华、王晓东、肖云、蒋慕川、魏可成、刘胜智、肖波、彭国宏、邓兰萍、罗景、黄曦亮、何钢、袁名达、李东、米思宇、郭蔚、周志伟、蒋艳芳、刘健、谭翱、肖健夫、刘惠蛟、陈海清、袁振雄、范家玮、彭智、廖焱、刘宁。
优异的学科竞赛成绩是隆回一中的又一张靓丽名片。早在1986年,范江北夺得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第二名及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名震三湘。近八年来,学生参加高中学科奥赛,有9人次获全国一等奖, 63人次获国家级奖励,76人次获省级奖励。学生王春、刘赟分别夺得第五届、第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高中组电脑平面设计全国一等奖。学生参加省级体育竞赛共夺得金牌20枚,银牌22枚,铜牌27枚。在省“和平杯”田径锦标赛上,学校团体总分进入全省五强;在邵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曾五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邵阳市中学生篮球赛中,男篮曾五次夺得冠军,女篮近三年连续三届夺得冠军。文艺特长生参加舞蹈、声乐等比赛有20人次获省一等奖;原创集体舞《走在山水间》在湖南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大赛中获省一等奖。近三年,有10余个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获省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扎实开展“四立教育”,引领师生“立志、立德、立言、立行”,确立了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质生活的德育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创建了一流校风。
学校建立了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了由教科室负责宏观规划与指导、各年级部负责具体组织与管理,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教学研究体系,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五年,教师参加教学比武,有10人次获省一等奖,20人次获市一等奖。有国家、省、市5个立项课题结题,其中获国家级课题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2个;新申报国家级课题1个,省课题5个。
出色的办学业绩,为隆回一中赢得了诸多殊荣。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近100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学校办学经验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湘声报》、《科教新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聚松坡之灵气,育时代之英才。意气风发的隆回一中人,正在以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明星校长、特级教师陈惟凡为校长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决心舞好隆回教育龙头,冲出湖南,走向全国,朝着“全国示范高中”的目标阔步前进。
◆《中铁隧道一处赋》征稿启事
关于征集《中铁隧道一处赋(序)》及历史照片(物件)的启事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决定面向全社会及公司广大员工、离退休职工广泛征集《中铁隧道一处赋(序)》及企业历史照片(物件),现将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征集说明
(一)《中铁隧道一处赋(序)》
1.撰写目标:融合中铁隧道一处悠远的历史沿革、艰苦的奋斗历程、独有的实干文化、开拓的团队精神、丰厚的文化底蕴等方面内容,虚实结合、形神兼具、言之有物,力求达到思想性、内容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2.文字要求:处于墙体美学考虑,字数控制在250-350字之间。可用文言文写作,亦可用现代文写作。要求用语准确、大气流畅,具有一定文采韵节,引经据典要贴合企业,有出处可循。
3.评选标准:主题鲜明、内容深刻;文辞流畅、感染力强;用词精准、表达到位;抑扬顿挫、排列对称;首尾呼应、自然完整。
(二)历史照片(物件)
1.征集类别:与中国铁路建设、土木工程(隧道工程为主)建设、中铁隧道一处发展历程有关的老照片和老物件(老物件包括早期的工作用具、生活用具、工作牌证、奖状奖章等)。
2.时间界定:中铁隧道一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其间至今的照片、物件皆可。
3.参与方式:(1)参与的历史照片(物件)只参加评选,于活动结束后交回本人;(2)获奖的优秀历史照片(物件),经与本人协商,赠予中铁隧道一处,在企业荣誉展厅永久收藏展览。中铁隧道一处将颁发收藏证明及奖励,并在展厅收藏展览柜上标注捐赠者姓名。
二、评选情况
(一)征集活动由中铁隧道一处企业文化部组织成立专项评选委员会,对所有作品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评议。
(二)征集活动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按等级颁发荣誉证书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金按公司规定执行)。
(三)《中铁隧道一处赋(序)》一等奖作品将以篆刻形式在公司新办公楼企业文化展厅展现,并面向全社会传播;作品一经采用,版权归中铁隧道一处所有,且拥有对该作品的修改权。
(四)要求参与作品为原创作品,未公开发表过(或有版权),禁止通过不正当手段投稿,一经发现取消获奖资格。
(五)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由中铁隧道一处企业文化部。
三、联系方式
(一)电子邮箱:zsyc@vip.163.com
(二)邮寄地址:重庆市北部新区星光大道76号天王星大厦B座5楼中铁隧道一处企业文化部(邮编:401121)
(三)活动起止日期:7月20日至8月20日
(四)联系人:白近一 联系电话:023-86859910
孙克忠 联系电话:023-86859912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
2014年7月22日
◆《曾巩赋》征稿启事
关于南丰县征集曾巩文化园诗词歌赋楹联的启事
江西省南丰县地处赣东南部,旴江中游。山川秀美,人文积淀深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里。为推进文化南丰建设,展示南丰人文山水魅力,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赣东南又一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幸福新桔都步伐,南丰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曾巩纪念馆的基础上,拟建占地746亩、投资1.2亿元的曾巩文化园。该园是集纪念先贤、参观博览、寻根祭祖、旅游休闲和学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地标建筑,并着力将其打造成曾氏的江南朝圣地。主要建设内容有:门楼、曾巩广场、唐宋八大家纪念馆、曾氏大宗祠、曾氏历史名人园、荣亲园、曾公庙、三曾(曾巩、曾布、曾肇)纪念馆、秋雨名家楼、曾公湖、瓣香亭(醉心亭)、南涧州、照壁、石桥、石灯笼等。现就曾巩文化园建设内容面向全国征集诗、词、歌、赋、楹联,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征集活动。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共南丰县委、南丰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南丰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 二、征集内容
有关南丰县曾巩文化园的诗、词、歌、赋、楹联。 三、征稿时间
从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2年9月20日结束。 四、投稿方式
(一)书面邮寄 地址: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人民会场11号(南丰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 邮编:344500 联系人:李秀华联系电话:(0794)3287549 (二)电子邮件 E-mail:nfxwtgdj@126.com (三)直接送达。 五、来稿要求
(一)紧密结合曾巩生平和曾氏南丰房的繁衍发展,围绕曾巩文化园建设内容,充分体现南丰人文风采,主题突出,寓意深刻,文字精炼,富有美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可附百字内简要说明。 (二)来稿必须是原创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或使用过,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等合法权利,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由应征者承担。 (三)来稿须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五)凡内容相同者,以投稿时间在前者为入选者。 (六)来稿一经采用,版权归南丰县人民政府所有。 (七)凡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条款规定。 六、选用办法:
组织相关专家、领导担任评委,对应征作品进行初评、复评,最终确定采用作品。 七、计酬方式:
凡诗、词、歌、赋、楹联一经采用,即给予人民币2000元报酬。
◆“西安饮食杯”征集诗赋大赛启事 为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彰显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西安饭庄、老孙家、五一饭店、德发长、东亚饭店、春发生、西安烤鸭店、同盛祥、常宁宫休闲山庄八家餐饮“老字号”文化魅力,使古老传统的诗赋与“老字号”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西饮公司特举办“西安饮食杯”征集诗赋大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传承饮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二、征集内容:
紧密围绕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西安饭庄、老孙家、五一饭店、德发长、东亚饭店、春发生、西安烤鸭店、同盛祥、常宁宫休闲山庄八个分、子公司的名称、菜系、特色、荣誉、服务等撰写诗赋。活动及各企业详情可登陆“吃转西安”网进行了解。
网址:www.chizhuanxian.com www.xcsg.com
三、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1名,奖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3名,各奖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5名,各奖人民币1000元;优秀奖50名,各奖价值200元的老字号特色礼品一份。各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
四、征集要求:
1.参赛诗赋作品要紧扣主题、构思奇特、寓意丰富、词语精确、文从字顺。
2.不收参赛费,不退稿,主办方有作品使用权。
3.一纸一店,书写清楚,最好打印;每纸请注明姓名、年龄、详细通信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信封上请注明“征集诗赋”字样。
五、征集时间及投稿方式:
从即日开始到2010年7月31日截稿(以当地邮戳为准)。
稿寄地址:
西安南二环西段27号西安旅游大厦六层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部(收)
邮编:710061
联系人:李大伟
电子邮箱: xcsg@xcsg.com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
◆《徽师赋》征稿启事
徽师校友及师生员工:
安徽教育网和《教育文汇》联合举办的《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为宣传我校105年来厚重的文化积淀,丰硕的办学成果,现面向校友及师生员工开展《徽师赋》征文活动。欢迎广大校友及师生员工踊跃撰文,积极投稿,学校将根据文稿质量择优上报安徽教育网,征稿将由有关专家、学者评定获奖等次,特别优秀的作品将以碑刻存世流传。凡参加征文者均可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
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10月底结束。应征文稿务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具体要求见附件。
征文稿件请径送学校办公室,并发送电子文档至hzsf1905@163.com。
欢迎徽师校友及师生员工踊跃参加!
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附件1:
《吾皖名校赋》征稿启事
名校,是教育的亮丽窗口,最佳名片,是实施素质教育、均衡教育、和谐教育的一流范本。为了展示安徽众多名校的时代风采,总结名校丰富的办学经验,传播名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宣传名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发掘名校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校园文化精髓,颂扬名校名师的创新奉献精神,加大名校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教育文汇》与安徽教育网联合开展《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
赋体文,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体。它可阅可诵可书可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几年前,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神州赋》和《光明日报》社推出的《百城赋》将赋体文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探索赋体文如何在形式上注入新时代内容,如何为“两个文明”服务,为构建先进文化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吾皖名校赋》征稿以《神州赋》、《百城赋》为范,内容求实求特,所叙之事、所描之景、所抒之情、所言之志不在多,而在精典;在形式上,既注意符合赋体文基本特点,又避免语言古奥艰涩、堆砌辞藻、刻意用典,力求通俗晓畅、典雅清新。
《吾皖名校赋》征稿对象为全省各级大中小学的历史名校、示范名校、特色名校、实验名校等各类名校。征稿时间自即日起至2010年12月18日止。征稿一律由参与学校组织,署名,并注明执笔人姓名、联系方式。征稿篇长千字左右(不含必要的注释),并附若干图片。文本稿件请寄“合肥市蜀山区合作化南路金环花园27号楼《教育文汇》编辑部;邮编230022”;电子稿件请发至JYWENHUI@263.net.
《吾皖名校赋》征稿将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评定获奖等次,优秀稿件将从2011年1月起同时在《教育文汇》和安徽教育网刊出,并于2011年春节前后在《教育文汇》创刊10周年之际,举行颁奖仪式。
《吾皖名校赋》将在今年适当时候举办参与学校作者专题培训、研讨、交流活动。联系电话:0551-5166530,5166533.
安徽教育网 教育文汇
2010年5月6日
附件2:
《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特别邀请函
由安徽教育网和《教育文汇》杂志联办的《吾皖名校赋》征稿活动已拉开帷幕。这是安徽名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盛事,是展示安徽名校历史人文底蕴和时代风采的又一佳机。为确保全省一流名校知晓征稿信息,并能积极参与活动,特向贵校等50所各类名校专发此函。征稿要求附后。
《教育文汇》编辑部
2010年5月18日
◆《襄汾赋》征稿启事
襄汾,位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三晋文明摇篮汾河和浍河交汇处,古代“夏墟”范围的中心,享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盛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闻名于世的丁村文化遗址、陶寺尧都平阳古城遗址、观象台仰韶文化遗存及夏代龙山文化遗存、春秋晋襄公陵、赵盾祠墓、东汉的普净寺等二百多处古遗迹星罗棋布、遍布全境;襄汾历史人物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席老击壤,巢父洗耳,赵衰三谦,婴杵义烈,李荣事孝,王通立说……
襄邑汾域,尧都禹畿,三代胜地。是所有丁陶子孙最骄傲的印记。今又逢盛世,何妨且歌且赋?
为宣传襄汾,提高襄汾知名度,由襄汾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文联、县电视台、县综合网站联合承办“襄汾赋”征文大赛。此次征稿,立足丁陶大地人文景观,弘扬丁陶大地优秀文化,赞美襄汾、歌唱和谐。体裁只限定“赋”一种体裁。
本次征文将邀请省、市著名作家进行评选,届时将评选出一等奖一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1000元;优秀奖十名,奖金500元。
征文截止时间:2009年8月
地址:襄汾县委办公楼414室 041500
邮箱:sxxfdxwh@163.com
欢迎全县广大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
◆《西风禅寺赋》征稿启事
关于有奖征集《西风禅寺赋》的启事
西风禅寺,坐落于安徽省太湖县花亭湖风景区内,始建于唐,由法智禅师开山,五祖弘忍大师曾于山中坐禅。千余年来,高僧辈出,灯传不绝。改革开放以来,古刹重辉,气象庄严。赵朴初居士和传印长老先后为该寺赐题名额等。
为进一步弘扬太湖佛教禅宗文化,宣传花亭湖风景区的独有魅力,特别是彰显西风禅寺厚重的佛教文化和极佳的自然风光,记录改革开放以来西风禅寺欣欣向荣的发展变化,感恩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以及有关领导、十方善信对西风禅寺的无量功德,特面向社会,征集《西风禅寺赋》。
《西风禅寺赋》内容要求立足中国佛教禅宗文化,以太湖佛教历史和花亭湖风景区为背景,以西风禅寺为重点,热情讴歌和赞颂西风禅寺的历史和现状、人文和自然等。形式要求符合赋这种文体要求,文辞优美,铺陈通畅,境界高远,气势恢弘,但忌过于古僻生拗,应结合现代文的特点,通俗好懂,易于传诵。字数不得超过1500字。
西风禅寺将组织由有关领导、专家成立的评奖委员会,对征集作品进行评奖,并颁发由住持天通法师签名的获奖证书。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各500元。对获得一等奖作品,将请名书家撰写,石刻于今寺内广场电子屏幕下的座基上。对获奖作品及部分参赛作品适时结集出版,并赠送所有参赛者。西风禅寺对所有参赛作品有使用、修改等权利,凡参赛者视为认可此项条件。
征文时间:从发布之日起,至12月20日止。投稿邮箱:ysl4166651@163.com.投稿时注明“西风禅寺赋”字样,联系人:余世磊。
欢迎参与,欢迎指导。
安徽省太湖县西风禅寺
2014年8月20日
附:《西风禅寺简介》
西风禅寺简介
西风禅寺,原名狮子庵、西风洞禅寺,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城北凤凰山山腰,距县城十公里。
西风禅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朝。唐高宗咸亨年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衣钵于六祖慧能后,曾来到太湖县行脚,因慕凤凰山风光秀美,于山上西风洞中坐禅,后人遂称西风洞为五祖洞。唐代宗大历年间,高僧法智禅师在西风洞旁结茅为庵,又因西风洞岩石形似一啸天雄狮,取名狮子庵。
1000多年来,西风禅寺高僧辈出,宋代著名禅师白云守端、五祖法演、龙门佛眼等曾在狮子庵及其附近的四面禅寺参禅说法。因其距离县城较近,一直是县城百姓游览和信众敬香的首选佛教场所,留下大量明、清、民国时期摩崖石刻和有关诗文。特别值得一说的有:明代著名哲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汝芳曾任太湖知县,在西风禅寺刻名纪游。清代嘉庆元年(1796)状元、诗人、赵朴初居士太高祖赵文楷在县城游学期间,经常到西风禅寺读书习静,写有《游西风洞夜宿狮子庵》等诗篇。赵朴初居士4岁从安庆回到祖居太湖县寺前河生活,在家乡生活十年,曾经常来往县城与家之间,必经凤凰山,可眺西风禅寺,据他回忆,对这座寺庙留下很深的印象,还应请题写寺额。
据新编《太湖县志》记载:在抗日战争中,西风禅寺曾作为我方一处重要战斗场所,军民联合抗击日寇的侵略,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颂歌。时任安徽省佛教会名誉会长李天笃曾在西风禅寺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悼念抗战烈士。
西风禅寺历经战火,几经兴衰。在太平天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寺庙都遭到毁灭性破坏。“文革”期间,再次受到冲击。改革开放,古刹重辉。1984年,被定为省级佛教活动场所。1986年,省宗教局投入1.5万元,修复了上殿。1987年,正式改名为西风禅寺。1993年,太湖县佛教协会在西风禅寺成立,赵朴初居士题写匾额,中佛协发来贺电。2013年,拟建禅宗文化馆,中佛协会长传印长老为文化馆和大雄宝殿题额。
特别是近十年来,西风禅寺在原住持僧释耀平、现任住持释天通师徒的带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十方善信的倾力支持下,累计投入超亿元,把西风禅寺建设得殿寮齐全,金碧辉煌。相继修通进寺公路,铺筑旅游步道,重修西风古洞,建成悦心亭、停车场、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文化楼、客堂、斋堂、云水堂、山门等。现全寺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赵福,省领导方兆祥、任海深、徐立全等先后来到西风禅寺视察指导工作。
作为省级佛教活动场所,西风禅寺多次举行重大的佛事活动。1993年,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暨祈祷世界和平、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大法会”。1997年,举办了“庆祝香港回归暨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赵朴初居士逝世后,许多纪念活动都在西风禅寺举行。赵朴初居士夫人陈邦织先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学诚大和尚,省佛教协会长妙安大和尚,中日韩高僧,九华、五台等诸山长老等都曾来寺参加纪念法会。
西风禅寺风景优美,气象万千。环寺多奇石、怪洞、茂林、修竹,有西风洞、五祖洞、渡仙桥、小心坡、法智洞、一线天、飞来石、锡杖峰、凤凰峰、犀牛望湖、蓬莱岛等数十处自然景点,大量的摩崖石刻点缀其中,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站在悦心亭、望湖亭上,整个花亭湖尽收眼底,“千重山色,万顷波光”(赵朴初语),令人心胸摇荡,叹为观止。
随着花亭湖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来西风禅寺的游客和香客逐年增多。西风禅寺已经成为4A中国花亭湖风景区的门户以及全县影响较大、风景较好、信众较多的重要佛教场所。2009年被省宗教局评为“和谐寺院”,2011年被国家宗教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
◆《蓉园赋》征稿启事
为庆祝蓉园宾馆成立56周年,充分展示蓉园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名店与美文共彰互辉,自即日起,特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蓉园赋》。
蓉园为长沙百年名园。蓉园宾馆是现代化园林式宾馆,隶属中共湖南省委接待办,为中国国宾馆协会会员单位。宾馆成立以来,一直是来湘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的主要下榻之地,有“湖南的钓鱼台”和“湘菜摇篮”之称。近几年来,宾馆大幅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和设施,加速提升品牌,面貌焕然一新。蓉园秉持有容乃大、追求卓越的理念,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优美的环境,以及高品质、人性化的服务,笑迎海内外宾客。
征文要求:赋体;500字以内。文字要求凝练、优美,情文并茂。
征文截止时间:2008年4月30日。
活动结束后将邀请专家进行评选,一等奖作品奖金壹万元,由著名书法家书写,刻石永久树立。
来稿请寄:410011,长沙蓉园路85号蓉园宾馆办公室(信封上注明“征文”字样)。或Emali至czgyzt@126.com。欢迎垂询2270496、2270181或查阅www.rongyuan.cn。
共搜索到 1 条相关资料,当前第 1/1页,每页 20 条 |
|
◆辑者简叙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其人简介:(赋帝名片)
①中赋0-20号平台 赋帝骈尊古也司马呈祥潘氏 总编审
②中国兴赋第一人 赋坛领袖 弘骈先驱 元勋辞赋文化推广家
③千城赋 千校赋 千山赋 万水赋 百阁百楼赋 总设计师 兼 执行官
④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 兼 中华赋学院院长
⑤辞赋文化出版商 网络辞赋首席编辑师 中华辞赋(第一)网及其20网组建者
⑥《赋苑琼葩》《千城赋》《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报》总纂官 兼 主编
⑦第一辞赋收藏家 中华辞赋最大文库集大成者 辞赋骈文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整理者
⑧当今“辞赋热”掀起者 总策动师 当代中华辞赋复兴与繁荣的导启者 开拓者 建树者
⑨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 团长 兼 总指挥 当代主流辞赋家群体 精英代表卓越领导人
⑩著名辞赋家 骈文家 古文家 学者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联系方式
1)投稿邮箱1:okpcx@163.com 投稿邮箱2:lcfw8888@163.com 2)互动QQ1:1613619349 QQ2:2833076251 QQ3:364235722 3)群QQ1:113153464 群QQ2:229600133 群QQ3:241496416 4)短信手机1:18813012746 短信手机2:13485881066 (非诚勿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