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我家乡】◎流沙河 撰文 / 赋帝 辑审
泰沂余脉,齐鲁南门。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负蒙绎,抱犊崮为天下群崮之尊;控江淮,大运河称世间古风仅有。
八千年北辛文化,新石器时代凿凿堪证;五千载女娲传说,皇母山遗址历历犹存。唐初因枣树而肇始嘉名;清末由煤炭而声闻宇内。民族工业发祥之地,中华股票引轫之区。
物华景异,旅游胜处。河道迤逦兮湖荡汤汤,潋滟波光兮扁舟入画;山崮嵯峨兮林木森森,写意峰影兮泼彩丹青。红荷湿地如染,宣纸泼绿,点厾粉嫩,娇羞不胜薰风。生态温泉仙境,雾隐娇姿,水滑凝脂,玉环华清讵羡。榴园冠世,夏花胜火,自古人羡子实多,符天下无出其右之名。运河故道,明清遗风,曾有盛誉世仅存,为中华扬威不屈之地。熊耳狮峰,裂谷鬼斧,黄龙洞窟深幽,悟道桃源洞天,何论魏晋;君山望海,壁立神工,十八罗汉肃穆,禅参南无般若,遑及六根。崮颠栖枭雄,薛城敢劫洋票,震惊中外民国第一案;湖荡聚英豪,津浦勇闯火车,威名远播铁道游击队。
红顶钵为彩陶之渊;陶刻文称文字之源。中陈郝,烧瓷始于北朝,九庙十桥七十二窑。隋朝青瓷世称叹,明清贡品悦龙颜。薛子簠、滕公鬲、商鼎周簋物华天宝;北辛村、偪阳城、滕薛故国人杰地灵。……
文渊人彦,才俊接踵。夏奚仲,封车正,斵轮为车,木牛流马只步后尘,奚公山轹辙依稀。子墨子,称科圣,兼爱非攻,强本节用,尚贤倡德,高足鲁班翘楚。滕文公,礼孟子,政在得人,疆为善国,卓然于十二诸侯之上。孟尝君,好养士,毁家纾难,焚券收德,岂独鸡鸣狗盗之徒哉。勇毛遂,敢自荐,锥处囊中,终当脱颖,楚赵歃血定合纵。叔孙通,汉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定礼法,汉祖始知帝祚之尊。汉匡衡,位三公,凿壁借光,诗解人颐,梓里口碑时人敬。贤二疏,宦名立,功遂身退,父子清风,陶潜诗咏,韩愈苏轼词夸,自今犹有散金台。贾三近,学识渊,为官则刚正不阿,退隐则啸吟泉林,后世盛传《金瓶梅》。……
曾几何时,“自元末数罹兵乱,河道湮没,人民转徙,榛莽弥望,土旷人稀”。百年中兴,起于煤炭,“商贾辐辏,漕运连樯”。痛惜德侵日寇占。振臂抗日,星火燎原,敢叫日月换新天。运河支队应勇善战,铁道健儿威震敌胆,鲁南战役枣庄人民杀声震天,淮海战役支前车轮滚滚向前。
欣逢盛世,改革开放,迎迓四海宾朋。海纳百川,引资招商,思想更加解放。
山不厌高,吐哺握发,脱颖岂让毛遂。有容乃大,人聚物阜,繁华红色热土。
京沪高铁贯南北,世人瞩目,六合八方通衢;光明大道连东西,国内扬名,四会五达康庄。阎閈扑地,多朴厚勤谨之民;广厦薄天,尽现代都市繁华。官民嘻嘻,公仆岂独投醪扶寒、含蓼问疾哉?贫弱和和,权贵不唯恫瘝在抱、先乐后忧矣!
日月不淹兮白驹过隙,理应加快发展,世界潮流滚滚;春秋代序兮时不我待,吾侪奋发努力,当思逝者如斯!骞翮思远翥,扶摇河汉;鸿猷期共襄,玉汝于成。人生百年兮雪泥鸿爪,自应丹心照汗青;国运无疆兮丰碑立世,彪铸伟业炳千秋!
流沙河记
◆【双江口赋】◎唐蓉 撰文 / 赋帝 辑审
访江支流沙河,沩江下游河道,两江融汇处,即双江古镇也。东吞乌山风景,南望狮顾岚光,西沐灵峰夜月,北揽靖港古貌。沩水西岸兮宁邑要冲,年淹代远兮清置一都。物阜人勤兮文明进步,繁荣景象兮非昔可比。逢共和国六十华诞,豪情满怀;咏四万余英雄儿女,逸兴壮飞。
世易时移,抚今追昔。据传盛唐之前,孽龙吞食六畜,玉佛老祖降之①,拯救黎民百姓;修白玉庙,塑像敬奉。古镇锦绣,山乡如画;大道通衢,地灵人杰。岳麓主讲程颂万,北大教授段震文,省级劳模丁望华,两弹元勋周光召,光耀华夏,名垂史册。更兼粮田万顷,河沙遍地;鱼跃于渊,水渠棋布。觅高田寺②以叹逝,瞻竹荆寺③而思纷。隋朝收复长沙,战场摆新康;朝代更替,军阀混战;共产党开天辟地,毛泽东重整河山。林谷清幽,江流环绕;贸迁诸货,航运兴隆。渔米之乡美名扬,时人呼为小上海。建成“三坝”④,船运即停。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双江男儿文再福,跨国作战意志坚;六烈士⑤热血洒他乡,共和国史册留英明。汶川地震、募集党费,万众一心,支灾重建。宁乡十一中,学子如云,书声琅琅,明日栋梁。
躬逢盛世,村烟渔火;今日双江,旧貌新颜,改革开放,成果共享。五保老人老有所养,全镇低保打卡发放。双朱公路通山岭,长常高速越其境。延“1116”工程⑥落双江,纳“三一”⑦于古镇。撤乡建镇,百业兴旺。医疗、助学救助体系,撑起惠民巨伞;科技、司法联动机制,描绘和谐蓝图。
注释:
①传说孽龙被玉佛老祖降伏,遣送东海后,当地乡民为感恩,便在湖边的山上修庙塑像,世代供奉玉佛老祖,至今白玉山上有白玉庙,香火延绵不绝,所在地为白玉村。与白玉村毗邻的一条山冲,名龙王冲,即孽龙盘踞之地。
②高田寺,在县东北四十里。谭拔生建,曾宏寅施田四十八亩。民国己末、庚申年间增修,甚宏敞。
③竹荆寺,唐建,在县东北三十里。明李兴宗重修。李守中妻谈氏墓在寺右,捐田二十三亩,名李公佛田。后众姓续修,并捐田二十亩,名竹荆佛堂。
④“三坝”指沩江有鸡子湾坝、太阳坝和沩丰坝。
⑤抗美援朝六烈士:傅得善、贺志生、胡寿斌、李桂生、傅德华、文再福。
⑥“1116”工程:湖南省国家安全厅“1116”工程于2006年下半年落户双江口镇长兴村,石头坑村境内。该工程征地16.5公顷,总投资5000万元,是双江口镇历年来最大引资项目。
⑦“三一”:为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的民营企业——三一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厂,2006年4月在双江口镇长兴村开工,9月份投入生产,年产值达1000万元,可创利税300万元。
◆【回龙铺镇赋】◎佚名 撰文 / 赋帝 辑审
地居县境之北兮,而与益阳毗连,东城关西双凫兮,南抵沩水边缘。辖回龙、万寿、桃林兮,洪仑、桃林、贺石、煤炭焉。户三万九千余兮,人十三万九千。耕地十一万亩兮,九万八千水田。村小学乡中学兮,十三中蒸蒸日上,实验进修学校兮,欣荣桃李争妍。东邻县治咫尺兮,扼西上之喉咽。公路长常国道兮,省道菁煤、宁涟,县道宁黄、双煤兮,火车煤益飞遄。商旅物流无滞兮,交通发达空前。黄材水库干渠兮,碧流中部潺潺。樟树、白云、白马兮,水库明镜成渊。富产粮食、牲猪兮,煤炭、灰石、晒烟。万寿温氏公司兮,养殖技术精研,孵养包种包销兮,农民敬业余钱。侯旨亭建康熙兮,旨在守望安全,陶之典有钟铭兮,古迹今已荡然。万寿之云峰寺兮,临驿道之洞天,古刹昔年被毁兮,赖佳联而名传。地灵而俊杰兴兮,若碧梧之栖凰。明代有谢崇玺兮,沩江堰筑太阳,沃农田乐岁丰兮,兴水利而首倡。宁安驿路溪阻兮,建石梁而解囊,三百年圮而复兮,何谢氏之多良!清洪仓两提督兮,边晓堂与王永章,由行伍而将官兮,以勇悍而声扬。王建炮台虎门兮,为国而固边防。石桥乡贺耀祖兮,军校卒业扶桑,民国任师军长兮,徐、兰、甘、渝封缰。支持解放事业兮,释救瑞龙卫黄,终究联名反蒋兮,后来任职中央。万寿有熊梦飞兮,北师五四游行,曾长一师、临中兮,国大代表南京。逆时干禄芷江兮,系狱而留清名。载熙南岳入党兮,沫血解放战争,湘四纵队政委兮,游击衡山城乡,众寡悬殊不敌兮,被俘壮烈牺牲。
千年封建被毁兮,农民吐气昂头。卅载开放飞跃兮,丰衣足食无忧。茅檐无复风光兮,十家八有层楼。全镇仅两单车兮,而今摩托风飕。集镇高楼焕彩兮,农家乐好闲休。先烈热血开基兮,咱必乾乾福谋。
◆【平安之乡赋】◎杨庆凯 撰文 / 赋帝 辑审
置郡曰钜鹿,设县称平乡。东邻齐鲁之旷野,西接巍峨之太行。沃野千里,揽禾浪之叠翠;滏漳蜿蜒,观清波而流觞。处燕赵之腹地,居冀南之要津。统驭四乡三镇一区,权领三十万人民。承上古之德,物阜人杰;秉昊天之气,地沃民康。甘霖紫气,地钟天降。文脉悠远,思绪飞扬。搜遗集典,纳百川而成一河;破简寻句,采千篇难得一章。故乡热土,每思之而奋然;识浅才疏,临举笔而踌躇。愧点墨滴水,叹陋笔著赋。雕琢百般,难穷其全;不揣冒昧,以抒其感。
溯源探流,历史悠久;文明故物,累见其中。岁月如歌,往事如风;史轮颠颠,足迹斑斑。考古邑之初,始于殷商。春秋称 ,隶属赵国;秦皇一统,设郡钜鹿;宋元明清,一脉相承。悠悠赤县,几多兴衰;千载万邦,史迹闻达。此域人杰地灵,代有英才;斯地名流如云,青史可数。纣王筑苑于平台,尽享酒池肉林;秦皇建郡于钜鹿,鲸吞九州六合;张角起义太平道,撼动汉家根基;时苗留犊于寿春,随成千古佳话;邹氏独创梅花功,实为四海景仰。坤厚载物,乾健势宏;昭回百姓,协和万家;随耕随读,创业建功。骏马追风,纵四肢铁蹄;冬梅傲雪,凝一段寒香。已故,焜焜然,山川毓秀而类雄;恢恢乎,物华天宝而钟灵;陶陶兮,哲圣因势而无穷……
赫赫古郡,代有精英;名贤俊彦,史不绝书;俊才星驰,声威素著。八年抗倭寇,无数仁人志士,勇赴国难;三载迎解放,多少英雄儿女,血沃热土。雄才大略者,可圈可点;立业建功人,数不胜数。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学有真源,文无定价。词赋诗文,才人辈出。来海雨天风,僻壤闻虎啸;聚骚人墨客,乡野起龙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操董狐之笔,著锦绣文章。奇文讽谏扬颂,哀章忧国怜民,丽句腾蛟起凤,妙辞笔走龙蛇,颂文起伏跌宕,情曲忧愫缠绵,巨典尽显风骚。以大慈大悲之心,写大美大丑之象,抒大喜大忧之情,诉大彻大悟之衷。诗中诗人画中画,琴中琴伴情外情。颂河山,壮语千言;赞热土,风发意气。稚子涂鸦一时气,大家泼墨千古钟。笔风墨雨,集苏黄米蔡于一室;钎凿耜耘,汇真草隶篆耀史林。楚狂独傲三冬雪,秦火难焚华夏书。文读古今中外,三坟五典,经史子集,兼容并包。纳百家之经典,集九教之慧源,取马列之神核,启哲慧之悠远,涉西学之菁华,开科技之新篇。看庙宇之雄伟,雕梁画栋;赏神阁之唐皇,辉煌高大。名冠京南寺兴国,韵遗唐风庙齐天。龙腾金光,龙藏阁里彩云飞;佛生异彩,佛坐殿中香火旺。无异空中楼阁,真乃蓬莱仙界。
千秋大业,育人为本。荷香溢清芬,泉高识源长。学为群经聚汇之精华,艺乃文极灵发之奥府。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礼仪教化,桃李争荣;文化氛围,得天独厚。乘改革之东风,借开放之契机。执古之仪,当政者欲圆崛起三生梦;顺时而生,执事人建造教学百幢楼。东山再起,大兴黉舍;院校重光,广育英才。创业豪杰,琴瑟友之;教学精英,钟鼓乐之。学校有别,相得益彰;门类不同,各得其所。碧梧参天,有凤来巢;政策到位,因势而昌。夜静风清,怡约花前分月色;日朗空明,闲围绿下听琴声。誓言铮铮,共慕鸿鹄之志;书声琅琅,还听慷慨之词。莺迁乔木,燕入高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幸有莘莘万千子,追高慕远。开怀此日,多少梓楠同受范;翘首他年,三千桃李广成材。
改革开放,凤凰涅槃。与时俱进,争作时代之先驱;标新立异,誓为改革之前导。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百舸争流急。八景成过去,今朝更好看。秀美自古无双地,风物由来第一流。至若古镇大地,人民奋发图强。勇破天荒,声震八表。集中外之风格,名楼林立;聚古今于时下,仙阁耸云。新民居拔地而起,旧村貌渐远渐去。平安广场风景万种,水上公园幽情百般。曲曲弯弯,花花木木,人人喜喜欢欢;朝朝日日,莺莺燕燕,常常翠翠绿绿。繁花万树双目外,梦影三生一时情。环城路畔,垂柳翠杨听鸟语;新居区内,桃红柳绿闻花香。园林择邻互衬,风情别具一格。精妙无限,风景这边独好;别出心裁,其界如此神奇。匠心独运,一湖一丘人布置;芳园众成,此情此景天策划。铺路为基,育林作韵,引水成诵。和融胜景,情趣万千;绿蓝交映,别具规范;人天趋谐,地顺自然。单元上下,洒扫庭除物洁洁;邻里左右,躬身互问语喧喧。德风广被春风驻,法制宏扬喜气盈。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春色霭里;旭日东升,一县楼台画图中。草木皆有爱,山水都钟情。车驰大道贯南北,春来熏风掀禾浪。亭阁傅琴韵,崇楼插碧苍;琼宇唐代瓦,舍驿宋时墙。人居乐土,南山谁人不寿;心思安康,社会必定和祥。旧城改造,盈蓬勃之朝气;新区开发,看态势之峥嵘。万象惊异姝,川野起苍茫。大路条条,引领全面小康;投资福地,堪为兴业天堂。工商欣作引领,百业蒸腾兴旺。巍巍黄金台,济济十万商。四海商贾,皆为一时英达;八方宾朋,更加龙马精神。才俊汇五湖,车城矗水乡。千军齐踊跃,万马势浩荡。村村追卓越,乡乡争辉煌。凝心聚力,众拓洪荒。看蒸蒸人气鼎盛,展猎猎大旗飞扬。壮举越今古,精诚开愚莽!
沧桑巨变,赖党政之英明;洪福天降,仰贤达之慧光。前贤育梧,后俊引凤。载浮载沉千古事,天降大任于斯人。行空日月,天地之眼;经国手笔,圣贤之心。桥之基,厦之梁,铮铮骨,耿耿肠,曰天时,论地利,倡人和。胸中有爱乾坤大,心底无私日月长。道义能担肩似铁,精神不朽铸华章。乾坤朗朗民做主,旭日曈曈党图强。拓千古之胸怀,百姓驰骛;纳天地于襟抱,万众归心。奋蹄万里,敢越雷池以进位;宏图大展,崛起新貌而争先。大业出帷幄,宏略聚智囊;不作喧嚣客,甘为拼命郎;胸怀丹诚意,言无做作腔。注重学习,与时俱进;革故创新,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团结协作,民主集中;倡廉反腐,严于律己;内修吏治,外引贤良。沥胆披肝,宵衣旰食。循规成圆,守矩曰方;当圆则圆,该方必方。审时而度势,意识超前;统筹以规划,理念前卫;把握机遇,精心而设计;整体布局,分布以实施。每念及此,热血沸腾而欲舞;常思乎斯,心潮澎湃以狂狷!韶华不假年,流水卷沧桑;人应惜壮岁,业当续辉煌;政声人去后,酿久味愈香!
江山留胜概,水木沐春晖。众百姓安居乐业,歌山歌水歌盛世;新世纪与时俱进,奔腾奔驰奔小康。名副其实,平乡人永驻太平乡;再接再厉,未来日续写未来章。
◆【茶亭乡赋】◎冷林熙 撰文 / 赋帝 辑审
楼高千丈,全凭基础之坚实固稳;国系万宗,首赖乡镇之鼎力支撑。近日着眼,蓬安之域,“辞乡赋市”,引导创兴,方知其间,普通乡民,皆通明此中之深意至理也。
虽未曾听,更多人以其言称,如何之回报国家社会;然却可见,每颗心都在向往,怎样之创出幸福乡村,最美茶亭。
在下续写乡赋,茶亭当为首选。喜获如是感悟,以作乡赋之开篇铺陈欤!
可别小看,区区茶亭之乡;远至唐宋,乃五百年州府所在,六百年置县古城。蓬池坝上,早有过轿乘熙攘;茶亭乡间,也曾是官绅如云。书法名家,颜氏真卿,“蓬州长史”,于此多年就任。时值此间,有一“开元”古寺,倚其县之昌隆,广获举国之著称。而于宋代,城郊之嘉佑崖,亦久已成为,巴蜀名人学士,悠游之风景胜地,并道教文化之中心。继至近现代时,中国工农红军,依此而建立根据地,又使斯域,添彩而增韵。如是之渊源,遂使其茶亭,素有“蓬州古城”,“鲁公旧居”,“革命老区”之称誉,竟致不胫而远走,八方早知名也!
君不见,一十五个自然村,与时而俱进;一万二千茶亭人,开拓而创新。百零四个社(组),今远而胜昔。四平方公里地,繁荣而昌盛。茶亭山野,普写出无数壮丽凯歌;蓬池古坝,演绎了多少故事奇情。外出务工者,常想尽力多助父老兄弟;在家守土人;日思加速建设新乡新村。仪北公路横贯全乡,街容市貌,旷古空前,美观而洁净。村村公路尽通畅,程控电话遍村村。闭路电视普入户,家家居屋宽敞明。林业发展见显效,緑化长廊成雏型。治乡方略,药蚕产业成杠鼎;优化结构,各项种养齐并进。稻麦玉薯豆,粮食连年丰产;猪羊鸡鸭鹅,畜禽效益日增。基础建设,全县称冠,社会事业,样样先进。
君不见,小小茶亭,春日间,菜花山花烂漫,笑迎八方来客;夏时节,麦浪稻浪滚滚,媲美兰天白云。秋天里,稻香橘香四溢,醉迷万千佳宾。隆冬季,家人亲友常聚,院落热闹温馨。一年四季,田园风光,天酬人愿,常见常新。不分淡旺节假,鸡鸭 鹅兔,旋杀旋吃,色香味美,乡村独有;瓜果花生,边摘边尝,蔬果时鲜,农家绝品。有道是,“天工何以比,地力何以倾?自古堪笑痴傻人,不知自然美为最,不识乡间好风情。非是名胜比名胜,不是风景赛风景。”叹也,茶亭美;颂矣,美茶亭。
咦乎,问诸君未来之城乡,何优何次,何美为最?让你猜猜,请你评评!
◆【家乡赋】◎方新 撰文 / 赋帝 辑审
家乡乃生命之根,众生赖以生存。虽贫穷或凡俗,却至美而至诚。或有位及人臣者,佳节必省亲;或有作客异乡者,叶落必归根。
余乡豫南,山水环抱。其南依山,山系广延。未及太行大器,不如武夷峻险。连绵起伏松竹缭绕,如画如屏见者犹怜;其北傍水,名曰淮河。不与西子比秀,莫同洞庭攀名。清纯淡雅得天独厚,文化丰厚韵味无穷。
家乡之美,美于城中。无深壑而彻地,非琼楼而接天。有康庄大道,便通南北;庭庭院落,袅袅升烟。使至公园,品味四季:春有柳带送纸鸳,夏有凉风枕流水,秋有黄叶铺旧地,冬有白雪迎新年。早看日出,映城东于朝霞,天地合一;晚观日落,称城西于夕阳,余辉尽洒。登城楼,临渔船,或鉴古览今,或凝气养闲。泛舟湖上,看群鸥戏水;畅饮月下,享人间极乐。或逢中秋,邀亲友于桂树;或逢重阳,伴二老于一堂。家乡之乐,莫大于此。
余生于斯,长于斯。其虽无名,乃因之为荣;久而愈爱,欲伴之终生。此亦华人之情结,民族之雄魂。特为赋一首,赠离乡之人。
零六年中秋作于家乡。
◆【家乡赋】◎方新 撰文 / 赋帝 辑审
乡者,家之所居,撰文记之,以飨世族,亦解思乡之念。余之所学甚浅,书文仅表乡情,无它。且以吾一人之力,莫能尽其所有,今始觉有愧。若为乡人所见,定会笑吾所学之乏,固然,余所决,仍莫能改。
民权县,故朝又为考城,位今之豫东平原,古之殷商之都商丘。商丘东邻皖北,北攘齐鲁。地以平原据首,陆通而水乏,古乃黄河道经之地,今水涸而唯余其故道。今之黄河,拔地而立,如长城者,然近其身可闻水流潺潺之声,缘此而予于“悬河”之称。其水浊而泛黄,晴日之下,金光灼目。今之商丘,京九陇海二线交叉盘踞,使其为贯南北而通东西之地。民权卧其西北,为达齐鲁之要道。吾乡立其心脏之地,玲珑而要首,虽无京城之繁华,然可谓人杰地灵之妙哉!
当余年幼,乡途多坎坷,人行车碾,无平整之形。每逢雨时,泥泞如泽,跋涉期间,如履万险之川。稍不甚,则人仰翻于地,身脏似丑。时久而力乏,双腿颤栗,形如羊角之恙发作。积水成渊,难以跬步。车履而车滞,蓄行而蓄陷。
今之乡途,村民供资而建,以柏油覆其面,平如水而整似镜。虽狭而无下拥堵之状,曲而畅通如流,通家达户,甚便。逢六、十之日,多有依道两侧,集群为市,购卖吆喝,车鸣人呼之声绕耳,久远而不衰,煞是繁闹。此时之路,可曰载福承寿之所,嘤嘤嚷嚷,无清静非如农庄。路畅本为福,却亦为祸害之源。车速人疾,常酿祸与其上,轻者车毁,重者人亡。
吾朝有曰:“欲富而路先行”。乡途已通达,几盖全乡,经济繁昌,亦不远乎?若有日全民私囊皆饱,应立碑刻文,纪之。
经天纬地之才如庄周者,出民权,现有路以其名而纪。子困终生,曾任漆吏,但刻而隐。楚王邀为相,不应。人穷而思想丰,泽被后世,时至今朝。扬“道”为其念,谓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据万物无常而理。批虚无,嘲官吏,三皇五帝而不可据其外。言辞缥缈,随意而发,据国者难以其论治国。今乡者顺河,有村名曰清莲寺,古巷民谓之庄子胡同,乃为其旧居。胡同东南隅,凿一古井,曰庄子井,传为其理家修身之处。身后葬于村南十里处,墓碑于清乾隆五四年重立。
南朝才子江淹,字文通,以文学而著,生济阳考城(今民权)。6岁能诗,13丧父,伐薪养母,传为佳话。其绩著辞赋,与鲍(照)、徐(陵)齐名,其恨别赋篇,今仍为广传。齐高帝道成即位,召淹为尚书,为官清廉,齐明帝曾曰:“自宋,无人严明如淹者,君居群首。”梁天监四年(505),淹卒,葬故里东北一十二里处。梁帝素服举哀,谥曰“宪”。
金张公从正,字子和。自幼从父而医,博书深理,弱冠而器;中年之时,则名噪一方。宣宗兴定年,谕诏从正,补太医,因非其所愿,不久辞职归里,后与麻知几、常仲明等讲研医理,著书传世。除《儒门事亲》,尚有《心镜别集》、《张氏经验方》等要著传世,为今医之枢要。
考城之名人,虽难谓罄竹难书,亦可称人才辈出,以吾之拙笔,难尽其一二。如王公贯三,清之廉吏;李公省三,民国烈士;张公参林,国朝开国之功臣……今之英才,亦会流放于世,供后人撰书之献。
民以食为天,为农之人,食非仅为食,乃其脊梁。
乡土粘稠,遇水而泥,非如沙者,水入而涸。故可生沙地之禾苗,则与此无植。水果如梨、苹果、桃子、葡萄等皆可盛产;而橘枳产于南国之类,缘地据北,冬寒夏暖,植而不活。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者遍地,一岁二熟,轮替而植。
吾尚常念及吾年幼之时,苹果乃为村人之要产。夏时,于园内支一草房,置一床,守园而居,虽有蚊虫之扰,然乐趣横生。三五邻居,秉烛而谈,或象棋,或扑克,兴兴然于子夜而不眠。秋实日,满园果实累累,桃杏梨者,琳琅满目。采而啖之,甜彻心扉,怡然之形自扬于表。
麦去皮而仓,可磨而成粉,加水而酵,劲揉成型。燃薪而蒸,香气四溢,此曰“馒头”。邻村名曰“麻花庄”,传为乾隆南巡至此,食其麻花而亲题“贡麻花”得此名。该村麻花主料皆为面粉,至于缘何而如此闻名,路人亦不可知。
考城名酒葡萄,名誉海外,然日渐苍落,乃今之酿酒之料葡萄绝产而致。今之葡萄酒,皆为外地葡萄远输此地,路途颠簸,至此则味变,成形而味疏。遥想当年,甘醇可口,酒不醉人却美人,如今中途慕落,甚是可惜!
至此,纪而未善,仅择吾深悟之点而记。生吾命,养吾身,而吾莫能为其有所供,甚为惭愧!
◆【善应赋】◎王光明 撰文 / 赋帝 辑审
善应镇简介:善应位于安阳县西南部,距古都安阳五十里许,南与鹤壁相连,北接中州名镇水冶。镇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山地8.3万亩、水域1.1万亩,人口三万。
善应,太行环抱、洹水中流,依山傍水,景观荟萃。古“安阳八大景”善应占二,谓“善应松涛”、“龙山积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曰“灵泉寺”、“北齐石窟”;省级、县级文保单位多达十余处;“小南海文化”发祥于斯;烟波浩渺之小南海、彰武二水库坐落于斯。大自然和历史恩赐与安阳这块魅力独具之风水宝地,安阳城居之民,周末闲暇,呼朋引伴,亲近山水,少有不去善应者。更兼当地物产丰饶,煤炭、石膏、铁矿石、大理石、石英石、碗彩石、铝矾土、紫砂土、霞石正长岩、白云石等矿藏丰富,肉牛、河鲫、苹果、“红芯鸭蛋”等特产味美,为四方客商所青睐。四时人烟如织,一派繁华景象。
安阳形胜,多在相西;相西佳处,善应为最。东之韩陵、南之广润、北之漳泽、中之望川,何及太行一毛、怎匹善应一隅?善应处太行,山水铸华章。峰峦韶秀,山林涌涛;泉水清洌,溪瀑鸣琴;人文荟萃,名胜罗布。春来也,鸥鹭翔集,村姑浣溪,游人众而临溪娱;夏至也,金鳞群游,村童戏水,游人集而驻岸乐;秋爽也,泽陂丰登,稻黄柿红,游人兴而近农喜;冬驻也,雪缀苍松,远寺闻钟,游人携而品雅趣。四时之景迥乎?在乎山水之间。
入洹谷而览胜,如幻似梦。山被苍松,风起涛生,由来入诗入画。南海群泉,冬夏不竭,誉为古城命脉①。北齐石窟,蹲踞岸北,郭氏久已盛赞②。迤逦库西,拾级翠霭,登临长春道观③;观腰白玉,殿庑错落,古木掩映,钟磬悠扬;汲玉泉而烹茶,泉甘而茶香;瞰南海而舒怀,襟阔而胸宽④。观侧小径通幽,远古遗址可览⑤;倚洞凭吊,思接千载,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进宝山而访古,古韵悠浓。北魏灵泉禅寺,河朔第一古刹⑥。八面环山,草木繁晟,冬无三九,夏则爽极。如此静修佳处,岂不高僧云集;道凭慧眼赏此,灵裕云青托身⑦。石窟佛龛遍崖,缩微云冈龙门,万佛各具妙态,洋洋成此大观。饱此眼福,孰不忘返?
登九龙而觅景,胜景堪睹。龙山积雪,久负盛名。山寺遍布,题刻无数;游人云集,晨昏接踵。放眼大化,氤氲叆叇;北望安林,车水马龙⑧。置身龙山之巅,喜看古邺新貌,感奋缱绻,焉不生情?
趋黄阳而悠哉,妙趣无穷⑨。黄阳之山,名小泰山,俊秀玲珑,状若岱宗。山间有寺,寺中有洞,洞曰龙洞,香火极盛。缘索石级嶝道,嘘喘浃背岱顶,王母瑶池小憩,极顶古塔留影。环眺群山,逶迤朦胧;近闻天籁,鸟鸣谷应。若熹微东望安阳,古城如在画卷;若暮霭北览善应,古镇如融画境。独至则自怡然,携友则众宾欢,徜徉流连,乐在其中!
人文兮善应,宜居家园。原镇名曰天喜,缘自唐王世民⑩;宋元瓷窑多处,尚有钧定遗物;河畔有村货口,尽见舟楫之便⑾;黑玉、白玉、珍珠、三仓,由村名而见物产,由物产而知变迁。善应皇杠⑿,千年民俗承传,岁时节庆,蔚为大观。民乐此乐,此乐何及?
山水兮善应,富庶之乡。靠山有山,靠水有水;山是宝山,矿业兴隆;水是秀水,养殖繁荣;地是福地,百姓安居;政是惠政,民心融融。善政而民应,善行而民从。镇府善为应时之举,富民强镇尽瘁鞠躬。树旅游品牌,铺路架桥,筑通一纵四横⒀;创生态家园,绿化山川,村村林茂果丰;建霞石矿都⒁,煤矿重组,开源招财进宝;构商贸框架,密集产业,日益百业兴盛。驻足善应,令人快哉!
善哉,善应!美哉,善应!
注释:
①、南海群泉,南海水库、彰武水库是安阳市工业和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南海群泉则是水库的主要水源,故有“安阳市生命之泉”之美誉。
②郭氏,指郭沫若。其曾对善应北齐石窟和原始人洞穴给予极高评价。
③、长春观,为古代道家修炼之地,位于善应河谷西端白玉山腰,观中有玉泉,取之不竭,水中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常有人慕名前往取用。
④、游小南海水库途径白玉山下,处长春观上可览水库大坝。
⑤、小南海原始人洞穴亦位于白玉山腰,与长春观毗邻。
⑥、灵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为高僧道凭法师所创,唐时兴盛至极,规模宏大,为北方佛教圣地,故有“河朔第一古刹”之誉。
⑦、隋文帝时封灵泉寺高僧灵裕法师为国师,统管全国僧尼,终生驻灵泉寺。云青,吴云清,得道高僧,相传其160岁高龄圆寂,不灭肉身保存至今(现仍在灵泉寺中)。
⑧大化,安阳化肥厂,位于龙山脚下;安林,安阳至林州公路,系安阳西部重工业区交通大动脉。
⑨、黄阳,黄阳山,又名小泰山,位于善应镇南部10里许。
⑩、天喜,天喜镇,原镇政府所在地。相传唐王李世民到灵泉寺降香下山后经西彰武村时,太监奏报宫中喜得龙子,唐王大喜,遂将该村改名为“天喜”。
⑾、钧定,钧瓷、定瓷。货口,即装货口,现讹为“庄货口”,为善应一行政村,宋元时河谷两岸瓷窑甚多,货物多凭船运,该村即因古时航运码头得名。
⑿、善应皇杠,即“跌皇杠”,安阳经典民俗,流传于善应一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现民众祈求幸福和庆贺丰收的情景。
⒀、一纵四横,镇政府为打造旅游三产,投资1000多万元筑建了镇区内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⒁、霞石矿都,霞石,学名霞石正长岩,是生产特种玻璃(如防弹玻璃)的原料,善应储量1亿多吨,为亚洲首位。打造霞石矿都已列为镇政府工作目标。
为国师,统管全国僧尼,终生驻灵泉寺。云青,吴云清,得道高僧,相传其160岁高龄圆寂,不灭肉身保存至今(现仍在灵泉寺中)。
⑧大化,安阳化肥厂,位于龙山脚下;安林,安阳至林州公路,系安阳西部重工业区交通大动脉。
⑨、黄阳,黄阳山,又名小泰山,位于善应镇南部10里许。
⑩、天喜,天喜镇,原镇政府所在地。相传唐王李世民到灵泉寺降香下山后经西彰武村时,太监奏报宫中喜得龙子,唐王大喜,遂将该村改名为“天喜”。
⑾、钧定,钧瓷、定瓷。货口,即装货口,现讹为“庄货口”,为善应一行政村,宋元时河谷两岸瓷窑甚多,货物多凭船运,该村即因古时航运码头得名。
⑿、善应皇杠,即“跌皇杠”,安阳经典民俗,流传于善应一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现民众祈求幸福和庆贺丰收的情景。
⒀、一纵四横,镇政府为打造旅游三产,投资1000多万元筑建了镇区内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⒁、霞石矿都,霞石,学名霞石正长岩,是生产特种玻璃(如防弹玻璃)的原料,善应储量1亿多吨,为亚洲首位。打造霞石矿都已列为镇政府工作目标。
◆【磊口赋】◎王光明 撰文 / 赋帝 辑审
磊口乡简介:位于安阳县西部山区,西与林州接壤,东距安阳市32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2.6万亩耕地,16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总人口2.2万。
安姚西行①,经铜冶入山;清凉之巅,览磊口一乡。西接林州,东毗铜冶,群山逶迤,梯田叠翠,村舍俨然,物华熙攘。城人谓集萃之地,土著曰富庶之邦。山乡兮磊口,果有万千气象。
景美在山,玲珑淸俊,如珍典藏。境北之清凉②,草木葱茏,春温秋爽;山楂火炬③,如火如荼;祥云山岚,悠哉轻飏。上庄之塔山④,孤峰秀起,葳蕤林莽;近古寺,钟磬悠扬;步林间,鸟语花香;览奇石,妙态多姿;瞰丘壑,乾坤浩荡。泉门之老爷⑤,状如卧牛,遒劲俊朗;大板山、黄龙垴、蛇山……形态各异,神采飞扬!
物美在人,自古及今,不类凡响。汉李广将军墓畔⑥,风清月朗,德誉流芳。唐画像砖塔⑦,精美绝伦,位列国之瑰宝;铁瓦传奇,妇孺皆知,千古美谈传扬。清白鹿院⑧,风格卓越,民建经典;民间石刻、石雕,工艺精湛,层出能工巧匠。其出也,土特山货、农副,绿色环保,营养健康。
人美在心,民风敦厚,淳朴善良。倭寇扰华之时,抗联县府驻于泉门⑨,斯民红旗是瞻,从军支前奋往;开凿跃进岁月⑩,乡境遍布施工营盘,斯民号令是从,勇肩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之日,各显其能治穷致富,斯民顺应国策,勤劳百花绽放。
政美在行,勤政务实,系民所想。改善交通,开山凿石,筑路架桥,路通心畅;兴修水利,加固库塘,旱能灌溉,涝能排放;发展林业,松柏盖顶,果树缠腰,材财两旺;开发牧养,学生村官,生态园区⑾,带动全乡;兴办矿业⑿,采挖加工,科学管理,经济做强。今之磊口,商业红火;山庄、上庄、清凉,米谷飘香;目明、泉门、卜居头,林海涌浪;清池、清峪、鹿山、安河、“三店”,粮棉之仓……
不尽磊口之美,缘在山中画廊。
磊口之乡,明珠华光!
注释:
①刚修通的安阳至林州姚村镇的公路,从磊口境内穿过,谓该乡工业走廊。
②清凉山,安阳著名自然风景区,位于磊口乡清凉山村边。山麓有白鹿院、修定寺等名胜。
③山楂树和火炬树。
④塔山,为安阳县地理位置海拔制高点,位于磊口乡上庄村西。山麓有香山佛寺,山顶有宋代古塔,山上植被茂盛,多原始次生林,有天然氧吧之称。
⑤老爷山,位于磊口乡泉门村西北。山顶有玄武古寺一座。
⑥磊口乡清峪村西一古墓,当地代代相传为汉李广将军墓,待考。
⑦即修定寺塔,由图案精美的画像砖砌成,因建于唐代,又名唐塔,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原有铁瓦殿一座,富有传奇色彩。
⑧为一著名道观,建筑辉煌。
⑨抗日战争时期,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驻扎在泉门,遗址尚在,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⑩即跃进渠,其南干渠经磊口乡,境内多重点工程,如飞云渡槽、银河渡槽等。
⑾该乡打造的大学生创业工程,以生态种植、养殖为主,建有多个园区。
⑿该乡矿业兴旺,主要为铁矿石的开采和加工。
◆辑者简叙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其人简介:(赋帝名片)
①中赋0-20号平台 赋帝骈尊古也司马呈祥潘氏 总编审
②中国兴赋第一人 赋坛领袖 弘骈先驱 元勋辞赋文化推广家
③千城赋 千校赋 千山赋 万水赋 百阁百楼赋 总设计师 兼 执行官
④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 兼 中华赋学院院长
⑤辞赋文化出版商 网络辞赋首席编辑师 中华辞赋(第一)网及其20网组建者
⑥《赋苑琼葩》《千城赋》《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报》总纂官 兼 主编
⑦第一辞赋收藏家 中华辞赋最大文库集大成者 辞赋骈文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整理者
⑧当今“辞赋热”掀起者 总策动师 当代中华辞赋复兴与繁荣的导启者 开拓者 建树者
⑨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 团长 兼 总指挥 当代主流辞赋家群体 精英代表卓越领导人
⑩著名辞赋家 骈文家 古文家 学者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okpcx@163.com 投稿邮箱2:lcfw8888@163.com 短信手机:13485881066
QQ1:1613619349 QQ2:364235722 群QQ1:113153464 群QQ2:229600133 群QQ3:24149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