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巍巍孝义中阳楼,半个还在天浮头! ——山西省孝义市民间流传赞颂“中阳楼”语,盛赞孝义市古城中阳楼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之势! 【楔子之一】 山西省孝义市古城有一高大雄伟之古建筑,谓之“中阳楼”。余自幼至今,历六十余载,观瞻斯楼,不知其数矣,攀登斯楼亦属幸哉。久有作《中阳楼赋》以誌之夙愿。酝酿思之良久,终未遂愿。甲午马年春,余自励立行,着手撰写,以践此诺耳! 【楔子之二】 中阳楼,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古县城中央大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现存碑碣记载,中阳楼始建于汉魏,时值中阳县治于此,故名。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坍塌,何时再建不详。清同治七年遭雷火,清宣统元年重建。解放后,县政府拨款,分别于1957年、1983年进行了两次较大的全面修葺。 【楔子之三】 2012年12月11日,历时五年的规划论证和精心筹备,孝义市中阳楼修缮工程圆满竣工,以此次竣工为标志,我市古城保护修建项目正式启动。 孝义古城俗称“凤凰城”,总占地208.5公顷,始建于北魏太和17年(公元493)年,距今已有1519年历史,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以其历史悠久、格局完整、遗产真实、规模宏大,在山西省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虽经北魏、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代修葺或改建,但仍然保持了“一主二副”、“内城外郭”、“三口九坊”、“六门八楼”、“九街十巷”的基本格局和肌理,至今未有大的变动,格局完整。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项目,主要由整体保护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旅游开发工程三部分组成,项目总投资二十点四五亿元,分三期建设,计划五年完工。古城规划将形成“一环、二轴、三区、四心、八片”的空间结构,在交通规划上坚持城市交通与旅游交通分离、机动车与行人分离的设计理念,同步完善绿地系统、市政设施,保护复建历史建筑、老字号,完成旅游规划,同时兼收民俗文化、晋商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于一身,呈现文化多元、具有明清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保护修建项目是彻底改善古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民生幸福型区域中心城市的重点项目,也是传承历史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时代的标志性项目,更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历史性工程。市委市政府希望:古城保护修建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古城居民生活质量,坚持超前规划,适度到位,解决好多年来困扰古城居民生活的难题,把古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高起点定位,在保护好文物古迹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旅游胜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要尊重历史,科学施工,把古城建设成为展示地域特色的旅游胜地。(资料来源:孝义市人民政府网) 【中阳楼赋正文】
仰望巍巍倚天遐迩闻名之古建兮,盛赞巍峨矗立孝义古城之中阳楼。中和位育兮,带汾水而襟霍山。光被四表兮,控云朔而位中枢。行孝仗义兮,向南斗而衔衡岳。纵览四宇兮,倚太恒而拱北极。东临大孝堡兮,世世传承郑兴割股奉母之佳话。西毗义虎亭兮,代代称誉义虎恩救樵夫之义举。西关贫民割股疗父兮,彰显孝行天下精神历久弥坚。古人濬濠筑堤、今人整治和保护城排兮,惠及万民伟业福祉旷日绵绵。 观斯楼也,堪称设计匠心独具兮,构思别具一格;建筑天工巧夺兮,造型庄重典雅。 登斯楼也,则顿感天高云淡而四方美景尽收眼底之跃跃然;风和日丽而八面旖旎一览无遗之欣欣然! 中阳楼也,四面临街而呈过街楼形制。楼体平面方形而四层四檐。全木结构而错落有致。十字歇山顶式而五彩琉璃瓦覆盖。楼高十九点四八米。楼身坐落于见方三米、通高一点五米的四个石砌台明之上。 底层通高五米,通穿四向。东南台明设木质扶手楼梯,拾级而上可达顶层,它向之台明皆列碑刻,记载中阳楼屡次修葺之梗概。藻井绘文王八卦图俯瞰大地而庇佑生灵。 楼之二层,通高三点六四米,中建神台而列四方佛坐像。 楼之三层,通高四米,中设莲花台,塑以5尺高之观音大士泥像。 楼之四层,通高三米,中空无物,为游人眺望全城之所。 楼顶高四米,脊顶设吻,吻高两米,一色琉璃脊兽铺砌。万喜参天釵直穿云霄。 全楼上下于南北双向悬挂大小牌匾一十四块。 南向一檐下,中匾书“中和位育”,取义于《中庸》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侧匾书“带汾水”、“襟霍山”,其义在于孝义自古以来,就与滚滚汾河一衣带水而源远流长,与巍巍霍山襟飘带舞而亲密无间。 南向二檐下,中匾书“行孝仗义”,力倡“孝”、“义”为先,同心协力,和睦相处,以求家和万事兴、共圆振兴梦。侧匾书“向南斗”、“衔衡岳”。向南斗则主生而生生不息,力铸“南斗之爵禄,其宿六星”之福祉;衔衡岳则显盛而盛盛不绝,尽显“潇湘水与苍梧通,环绕衡岳青冥中”(宋•胡宏《题上封寺》诗)之盛状 。 北向一檐下,中匾书“光被四表”,祥光可普照四面八方。侧匾书“控云朔”,“位中枢”。“控云朔”,面北极目远眺,则“云朔南陲,全赵幕府,河山襟带名藩。有朱楼缥缈,千雉回旋。云度飞孤绝险,天围紫塞高寒。吊兴亡遗迹,咫尺西陵,烟树苍然。时移事改,极目伤心,不堪独倚危阑。惟是年年飞雁,霜雪知还。楼上四时长好,人生一世谁闲。故人有酒,一尊高兴,不减东山”(宋代诗人赵可所作诗词《雨中花慢•代州南楼》)之胜景尽收眼底。“位中枢”,揭示“正午为中,枢立则运,二极相当,为天杠抽运”。位居中枢,则“植中枢,周无隅。”(汉•扬雄《太玄•周》)。 北向二檐下,中匾书“纵览四宇”,侧匾书“倚太恒”、“拱北极”。“纵览四宇”,要者在于胸怀天下。“倚太恒”,极言中阳楼与山西省腹地之太岳山、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之恒山,遥遥相望,近在咫尺,足可依傍。“拱北极”,可导引人们坚定、执著、忠诚、稳定,抬头望见北斗星,万里征程不迷航。 南北四檐下,各悬一匾,文为“中阳楼”三字。 一楼南向檐柱上,悬挂木刻楹联一副,上联曰“孝为人之本”,下联曰“义乃君之宗”。孝为本,义乃宗,孝义两字贯乾坤。 中阳楼施以永定柱造,一至三层设回廊,二檐为平座檐,二、三层廊柱立于下层抱头梁之上,由下往上各层内收,造型美观,比例协调。各抱头梁与内柱相错,设于内柱平身斗拱之上,可保金柱之完整性和坚固性;结构特殊,为楼阁建筑中少见之精品。各层内设兰、普,均与金柱交插,形成圈梁,各层角廊柱脚设有脚梁,结构稳固。楼各檐均设斗拱,由于抱头梁未插交于金柱,故一至三层斗拱均不座于平柱头之上。一层内顶部设藻井,由七踩三翘斗拱层层叠起,中绘八卦图案。一层斗拱内外三踩单昂造,各面平身科五攒;二层斗拱内外三踩出单翘,各面平身科四攒;三层斗拱内外五踩重翘,各面平身科三攒;顶层斗拱七踩三昂,里转七踩三翘,各面平身科两攒。顶层屋架十字歇山,于各角至脊檩中部设角戗支撑,檩中设垂莲柱。屋顶设黄、绿色琉璃脊吻,造型美观,制作精制。 楼内藻井富丽华美,结构合理,建筑彩画色彩艳丽,绘有《封神榜》、《水浒传》、《岳飞传》等有关人物故事,内容丰富,极具艺术价值。 楼内存碑六通,其中一通为中华民国五年所立《建筑中阳楼并永安市场记》,碑载:“自汉唐西河设郡,孝义为一方重镇,车骑缤纷,商贾麇至,往来郡城者,多道出期间,然孝义虽郡城之保障,而平霍襟前云朔控后久以为南北孔道此中阳楼之命名所由起也。”其余五碑皆民国所立功德碑。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孝义县人民政府修葺中阳楼告竣,杨如森先生所撰《中阳楼维修记》碑文,是为时人保护文物之生动写照。兹录其文数段,以彰先辈之懿德者也: “古城中阳楼,相传建于汉魏,中经元代地震,倒而复树,清朝火烬而又重立,嗣后数十载外患内战,绵延不绝,致楼身屡遭破坏,疮痍满目。解放后,省人民政府定中阳楼为重点文物。为整修古迹之残损,一九五七年曾有侯佑诚先生等,受党政之委托,偕同各界人士,施工维修,使古楼面目翻新。” “民心向党,党孚众望。一九八三年年四月,孝义县人大常委会采纳众议,通过维修提案。经中共孝义县委、孝义县人民政府决定,拨款八万七千元,委以县文化局主办,由李家庄公社工程队承揽维修,闻讯者,能工巧匠云集;各业名师荟萃,艺能如愿。各行各业,慷慨支援,物不挡手,五月兴工,十一月中旬告竣,楼容巨变,焕然一新。” “登楼眺望,公路车辆穿行,车站人群络绎,农工产品繁荣县市,幢幢高楼新城林立,极目四方:东有粮田万顷收眼底,西见煤海浓烟起,北望汾州古塔现,南瞻绵山郁葱衣,古色、古装、古式,古楼巍巍冲天立,精工巧艺留长久,天工被我夺。” “振兴中华!古城三十万儿女,随全国四化建设大军齐肩并发。” 而今,中阳楼街道办事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民生幸福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各项战略部署,围绕项目推进年、社区建设年、作风建设年三项重点,解放思想大胆试、勇于进取扎实干,加快古城保护修建进程,全面推进一城两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转型跨越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曰坚持以现代服务业项目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丰富项目储备,转型项目攻坚取得新突破。 二曰坚持以古城保护修建为核心,统筹推进“一城两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曰围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曰围绕“宜居宜业宜游”主题,全力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生态环境水平切实提升。 五曰坚持成果共享、普惠民生,集中力量大办民生实事好事,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 六曰坚持安全为先、稳定为要,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访民生、知民情、解民忧”活动,为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真乃是: 中阳楼沐浴阳光共襄和谐盛举耀千秋, 古城镇承接雨露同书宏伟华章福万代! 【参考资料】
1. 杨如森先生撰写的《中阳楼维修记》 2. 郑兴“割股奉母”佳话 3. 义虎救樵夫 4. 郭炳淦《读<苏孝子记略>》 5. 《苏孝子记略》 6. 郭清澍《孝义市中阳楼街道办事处踵事增华整治和保护城排功利双馨深得民心》 7. 郭清澍撰写的《中阳楼街道2013年度工作总结》 8.孝义市中阳楼修缮工程竣工古城保护修建项目正式启动
◆辑者简叙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其人简介:(赋帝名片)
①中赋0-20号平台 赋帝骈尊古也司马呈祥潘氏 总编审
②中国兴赋第一人 赋坛领袖 弘骈先驱 元勋辞赋文化推广家
③千城赋 千校赋 千山赋 万水赋 百阁百楼赋 总设计师 兼 执行官
④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 兼 中华赋学院院长
⑤辞赋文化出版商 网络辞赋首席编辑师 中华辞赋(第一)网及其20网组建者
⑥《赋苑琼葩》《千城赋》《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报》总纂官 兼 主编
⑦第一辞赋收藏家 中华辞赋最大文库集大成者 辞赋骈文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整理者
⑧当今“辞赋热”掀起者 总策动师 当代中华辞赋复兴与繁荣的导启者 开拓者 建树者
⑨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 团长 兼 总指挥 当代主流辞赋家群体 精英代表卓越领导人
⑩著名辞赋家 骈文家 古文家 学者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okpcx@163.com 投稿邮箱2:lcfw8888@163.com 短信手机:13485881066
QQ1:1613619349 QQ2:364235722 群QQ1:113153464 群QQ2:229600133 群QQ3:24149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