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有酬征文启事
2005年,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标志着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始。10年来,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到11个,数量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农业部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并已分两批发布了39个项目。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得到认可,有效地促进了遗产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值此中国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宣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理念,提高全社会对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有酬征文”活动。
一、作者原则上创作本地区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或农业部认定的项目,鼓励本地没有项目的作者选取一个别地的项目进行创作(项目介绍,可上网搜索或与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办公室联系)。
二、本次征文只收传统格律体式之诗(含古风)、赋、词、曲、联。其中,辞赋可掌握在400—600字(含标点)之间;对联可限定在单边5至30字之间(超长不取)。数量不限,唯佳是取。
三、赋稿(含诗体赋、骚体赋、骈体赋、律体赋、文体赋等)要求以浅近文言独创新作(杜绝抄袭,发现后网上披露),主题突出,特点鲜明,内涵丰富(可以展开联想),句法、声韵、对仗,合乎传统体式,文辞华美,语法无误,修辞得当,结构完整,过渡自然,精彩耐读。典故和地域专用词请加注释。
四、经专家评审后入选作品将汇集正式出版,并向每位作者赠送样书一册,稿酬参照国家有关刊物的标准发放。征稿单位有另行使用权(著作权属原作者不变),如展出,刻制,不另付稿酬。
五、只收网上投稿(不收纸质稿)。请于稿后注明:①作者姓名、性别,②通讯详址,③邮政编码,④手机(或坐机)号与电子信箱,⑤身份证号(发放稿酬必用)。
六、诗词曲要求遵守传统格律,赋要求讲究有规律地押韵(平仄韵脚分明,骈赋、律赋应讲究声律),对联要求以中国楹联学会颁发的《联律通则》为据(只取律联,不收散联)。勿用生僻字,谢绝生造词。
七、举办单位对应征选用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的稿件请注明),如有修改必与作者沟通,最后双方协商定稿。
八、收稿期限: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6月20日。稿投电子邮箱:nywhyc2015@163.com 和 lcfw8888@163.com
九、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联系人:闵庆文、史媛媛,电话:010-64888202;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联系人:于海洲、杜振东,电话:010-60494331,137-18176635(6月1日前用),156-34301516(6月1日后长期用)。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征稿办
2015年5月11日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有酬征文启事《补充说明》
一,止稿期延至6月30日。
二,可以从已发布的39个遗产名单中选题,并不仅限于作者所在本地区的(能写本地区的更好,佳作优先录选),更可以选写其他省区的,也可以写39个名单之外的目前尚未列入为“重要名单”的内容,只要是“农业文化遗产”,皆在收取范围之内。
三,凡属传统体式的诗(含律、绝、古风体)、赋(必须押韵)、词、曲、联(必须入律 )作品,数量不限,唯佳是取,入书则付稿酬交赠书一册。无律之作、自度词曲、纯白话赋、无韵骈文、白话散文,散文诗、白话自由诗等,均不在本次征文收选之列。)
四,投稿时,“个人信息”中切勿忘记附上“身份证号”,领取稿酬必用(无身份证号者,将无法从出资单位支取稿酬)。
征文办:于海洲启 2015年5月24日
附:已公布的3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赋》录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 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甘肃岷县当归种植系统 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 广西龙脊梯田农业系统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 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 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 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 湖北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 湖南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系统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辽宁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 辽宁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宁夏灵武长枣种植系统 陕西佳县古枣园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四川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 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 新疆哈密市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 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云南剑川稻麦复种系统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 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
◆《红叶》诗刊稿约
一、《红叶》是由解放军红叶诗社编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以军队现役官兵、离退休干部和复员转业军人为主体的诗词创作园地,同时欢迎所有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诗词爱好者赐稿。
二、稿件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反映我军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建设成就和当代军营风貌、军人风采。力求意境高远,语言清新,韵味浓郁。
三、诗词体裁,以传统诗词(含律、绝、古风、歌行等)为主,兼收新诗。传统诗词要基本符合格律,新旧声韵均可,但在同一首作品中不得混用。散文诗、集句、快板等,不予刊用。
四、来稿尽量用电子稿或用16开稿纸(A4打印纸),横排书写,字体规范。诗两句一排,词、曲连写,上下片间空两字。一页一首。稿纸上端依次写明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首次来稿,注明职务。系本社社员者,注明社员证号。
五、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凡不愿改动者,请注明。限于人力,来稿无论采用与否,概不退还。
红叶诗社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厢红旗东门外1号院 邮编:100091
010-66761929 (地方线)
0201-761929 (军 线)
010-66768434 (地方线)
0201-768434 (军 线)
010-62873910 (地方线)
《红叶》编辑部 地址同上
010-66768435 (地方线)
0201-768435 (军 线)
158-10790925 (手 机)
《中华军旅诗词研究》编辑部 地址同上
010-66763752 (地方线)
0201-763752 (军 线)
《红叶》新诗编辑室 地址同上
010-62730329 (地方线)
《红叶》资料档案室 地址同上
010-62730329 (地方线)
《红叶》办公室投稿邮箱 hongyeshishe@vip.126.com 《中华军旅诗词研究》编辑部邮箱 hongyeyj@126.com
《红叶》新诗邮箱 lihuaijing2014@163.com
共搜索到 12 条相关资料,当前第 1/1页,每页 20 条 |
|
共搜索到 9 条相关资料,当前第 1/1页,每页 20 条 |
|
◆辑者简叙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其人简介:(赋帝名片)
①中赋0-20号平台 赋帝骈尊古也司马呈祥潘氏 总编审
②中国兴赋第一人 赋坛领袖 弘骈先驱 元勋辞赋文化推广家
③千城赋 千校赋 千山赋 万水赋 百阁百楼赋 总设计师 兼 执行官
④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 兼 中华赋学院院长
⑤辞赋文化出版商 网络辞赋首席编辑师 中华辞赋(第一)网及其20网组建者
⑥《赋苑琼葩》《千城赋》《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报》总纂官 兼 主编
⑦第一辞赋收藏家 中华辞赋最大文库集大成者 辞赋骈文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整理者
⑧当今“辞赋热”掀起者 总策动师 当代中华辞赋复兴与繁荣的导启者 开拓者 建树者
⑨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 团长 兼 总指挥 当代主流辞赋家群体 精英代表卓越领导人
⑩著名辞赋家 骈文家 古文家 学者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联系方式
1)投稿邮箱1:okpcx@163.com 投稿邮箱2:lcfw8888@163.com 2)互动QQ1:1613619349 QQ2:2833076251 QQ3:364235722 3)群QQ1:113153464 群QQ2:229600133 群QQ3:241496416 4)短信手机1:18813012746 短信手机2:13485881066 (非诚勿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