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之古都,始于薄姑,改建于营丘,至今三千余年矣!昔西周姜尚佐武王灭殷纣,有功而封齐。太公行至营丘,临淄水而构城,是为临淄。秦灭六国,最后齐也。始皇分天下为36郡960县,属齐郡。汉为齐国王城,凡八百余年矣!余乙酉年游于齐都,瞻太公祠,祭桓公台,拜管仲墓,寻营丘旧址,探景公之殉马坑,然后又登鲁山、牛山,涉淄水,凭吊故国荒台,念怀先贤志士,多有感叹。遂作《齐都赋》以记之。
齐国之盛,在于工商。薄姑之初,人民寡,地泻卤,善射猎,时称东夷。夷者,一人一弓射也。太公即封于营丘,劝农桑,通鱼盐,人物归之,货资辐凑。其后中衰,管仲修之,设轻重九府,减赋税徭役。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为春秋五霸之首。至庄灵景三公,又有晏婴辅佐,修内强外,是为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战国,齐之强胜,无国可比。故司马迁曰: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多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间一都会也。西有长安,东有齐都,唯齐与强秦可抗衡也。余徜徉古都,遥想临淄车毂击,人摩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之景象,欣欣然如入长安。而今临淄,所见所闻,农工发达,商贸繁荣,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人民富足,今胜于昔,有过之而无不及。秦之衰落,齐之再兴,乃河东河西,千年大变也!百年之后,谁盛谁衰,未可知也。然追根溯源,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而国强。余读《管子》,信然!“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先见之明也。
齐国之盛,在于选贤任能。昔姜太公治大国如烹小鲜,奠齐八百年宏图;桓公不计前嫌,拜管子为相,一匡天下;晏婴相齐,犯颜直谏,匡正庄景,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内国泰民安,外使楚不辱使命。三贤治齐,古之楷模。太史公尚且愿为之执鞭,况吾浅薄之辈乎!夫政之得失,在于得人,得一贤而霸天下,管夷吾是也。得一佞而失天下,桓公之失察也。管仲既没,桓公未听管仲遗言,遂起易牙为相,犯上作乱,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桓公死十日无人眷顾,虫出于户而不收。悲夫,小人误国,以至于此,当政者不可不察!夫人之常情,虎毒不食子,易牙蒸幼儿以改桓公口味,非常人之举也。一代霸主,纵横裨闔,一念之差,奈何有颜见地下夷吾乎?
吾观乎稷下学宫,始知齐国人文之盛,泱泱大国之风焉。诸子百家,纷争于此,既使镐京,亦难见也。于是乎,燕山感慨良久。齐之文化,博大而精深。虽孔子不得覆盖之。景公之时,晏婴当政。曾入鲁问政于孔子,子曰:立志,施之以礼,选贤任能。孔子避难,滞留于齐,遂有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说,子见南子,对天而誓。景公欲留孔子,晏婴耻于同朝,孔子不得志怏怏而归。孟子与齐宣王语政,教以仁德之术,然宣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王顾左右而言他。实则一齐之国,养客之风焕然,鲁仲连,淳于髡皆贤者,孟尝君食客三千,虽鸡鸣狗盗之徒,引车卖浆者之流,却有一技之长。贤明如晏婴者,虽孔子、诸葛亦自叹弗如。楚国有难,屈原使齐,驻梧台别馆,遂有梧大之叹;韩信自称假齐王,高祖顺水推舟而后食言;黔敖赈灾,无名士不受嗟来之食;田穰苴治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宁戚饭牛,自卫而齐崭露头角;田单火牛,直烧得燕军片甲不留;田忌赛马,孙膑络使小技胜威王。幽幽故都,萋萋荒台,掩没多少钟灵毓秀!
燕山观迹于旧墟,问事于长老,万分未得其一斑。察其始终,考其兴衰,齐之人文,渊源流长。然一国之兴,在于农工商虞,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古今一理!然农工商虞,在于得人,选贤任能,兴盛之道。治吏者不可不察!余之所言,若有助于今,亦不辱齐之先人焉。
◆辑者简叙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其人简介:(赋帝名片)
①中赋0-20号平台 赋帝骈尊古也司马呈祥潘氏 总编审
②中国兴赋第一人 赋坛领袖 弘骈先驱 元勋辞赋文化推广家
③千城赋 千校赋 千山赋 万水赋 百阁百楼赋 总设计师 兼 执行官
④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 兼 中华赋学院院长
⑤辞赋文化出版商 网络辞赋首席编辑师 中华辞赋(第一)网及其20网组建者
⑥《赋苑琼葩》《千城赋》《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报》总纂官 兼 主编
⑦第一辞赋收藏家 中华辞赋最大文库集大成者 辞赋骈文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整理者
⑧当今“辞赋热”掀起者 总策动师 当代中华辞赋复兴与繁荣的导启者 开拓者 建树者
⑨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 团长 兼 总指挥 当代主流辞赋家群体 精英代表卓越领导人
⑩著名辞赋家 骈文家 古文家 学者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联系方式
邮箱:okpcx@163.com QQ1:513067048 QQ2:1613619349 QQ3:364235722 手机:13485881066 群QQ1:113153464 群QQ2:229600133 群QQ3:24149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