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巍巍,柴水泱泱,铁邑之银冈①,名彪而远扬。
昔南门之内有一银州之冈,即所谓“银冈”也。山冈区区,低而平缓,延三引而高衹仞耳。银园、银冈书院之名由是而兴焉。
谪郝浴于尚阳,慕铁岭之银冈②。银州之冈,旖旎风光。初春桃李争艳,灿烂芬芳;盛夏绿树阴翳,郁郁苍苍;金秋菊艳枫紫,丹红寒霜;隆冬琼林彩瑞,浓凇生光。色味奇彩流溢,四时绮丽飘香。
古人索居择地,多讲风水吉祥。郝公察之,“屋后一冈,隐然龙卧” ③,地灵之象。若枕盾之横卧,况爽嶝而高敞。昂首东向,趋奔若狂。面南为尊,恰负阴而抱阳;悉心还朝,念无愧于我邦。乃于银冈之下,购地十亩,结茅三间,卜筑居室,颜之以丹。种蔬前圃,栽花后园。建亭筑台,彩石铺砖。衬红窗于庐舍,围桃杏于亭间。穷优雅而逸兴,钟清丽而怡然。曲径同幽,犹富遐想。园林之意趣,“金谷”之共骧。自命“银园”之相比,祈冀情怀于飞翔。郭外群山,紫翠交泻。北绵亘而西绕,青葱绿野茫茫,东迤逦而南属,委蛇(yí)冈峦苍苍。面山峦,襟怀趋之旷远;凭身世,心灵为之鼓荡。如斯妙境,可令逝者复生,枯者滋润,实乃人才辈出之疆。
遹(yù)循传统④,欣然设立“讲堂”,自铭其额,“致知格物之堂”。讲学授徒,启迪智商。“晨登讲席歌尧舜,千山翠色落银冈。” ⑤呕心沥血,教育有方。郝公复职,捐其银园,“泣抚银冈,留为书院” ⑥。“兹铁岭片石,即与嵩阳、白鹿、岳麓、石鼓四大书院而五焉!” ⑦ 以诗礼传家,依教化训俗,锄其陋而通文化,熏其德而扬善良。莘莘学子,科第连场。后生可畏,勿负好时光;切磋砥砺,桃李满门墙。汇灵气于银冈,慰威名之颂扬。瞻贡献之卓著,歌功华之鹏翔。循岁月之迭逝,益辉耀而流芳。
“文明沾溉八方,河山映日;人杰隆兴百代,桃李迎风。” ⑧培育人才,浇灌文明,犹如一轮红日,照耀理想征程。江河源流,人杰地灵,祖国日趋繁荣,方可百代昌盛。宛若桃李迎风,禾苗吐蕊新生。“三春净露滋桃李;一院清风浴古今”。⑨ 赋钟灵于毓秀,凭书院之创新。
三百载沧桑,春风化雨,近世纪激励,哺育英才。惟辅臣,惟石璞,惟士仁,惟恩来。为十月,为雪耻,为抗争,为崛起,银冈精神,持久无衰。效法银冈书院,创办银冈学校⑩,传承先贤,继往开来。
歌曰:
拳拳服膺兮,为国栋梁。
人才辈出兮,永世不忘。
百代传承兮,文运遐昌⑾。
与时俱进兮,惟我银冈。
注释:
①铁邑:辽宁铁岭之谓也。银冈:原铁岭老城内东西向之微型山岗也。
②郝浴:湖广道御史,顺治十一年因忤吴三桂被诬,流徙尚阳堡,十五年迁铁岭。银冈书院创办者。
③引自郝浴《银冈书院记》
④遹(yǜ)循:遵循
⑤引自郝浴《银冈行》
⑥引自郝浴《银冈书院记》
⑦引自奉天府尹屠沂《重修银冈书院记》
⑧当代散文家、诗人王充闾为银冈书院正门撰写的楹联。沾溉:滋润,浇灌,这里用来说明文明的培养、滋育作用。
⑨铁岭市文化局原艺术研究所所长徐天欣为书院垂花门所写的楹联。
⑩先后成立了银冈书院高等小学堂、银冈小学校、银冈高中,努力效法银冈书院的办学精神和优良传统。
⑾文运遐昌:银冈书院正门门斗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