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楼曰安澜,实非屠城之王安澜①,亦非远征之戴安澜②。安澜者:水波不兴,以喻太平也③。
溯夏禹导漾东流,汉水经吾境入之于江,每值水发,即成灾难,且入城为民患数矣。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乃君子之所求。楼以安澜谓之,与对岸“安澜门”相呼应④,既忆昔日水患之厄,亦展当今鹏冀之举矣。
阅楼台:独撑于秦岭巴山之间,稳峙在安宁康泰之地;占鳌矶以镇洪流,临汉水而望城郭;势越源上古汉台,形若流下黄鹤楼;诚四渎不足以摧其坚⑤,五岳不足以观其巧。正中古香古色,聚传统神韵于奥堂;周围时尚时髦,融现实风情于咫尺。乃街心净土,市内桃源也。
琼楼之美,临观之乐,登之有无穷遐想:可体验层楼更上之真昧,能领略因物兴感之精妙;极目有霞鹜秋水长天与共之景象,倾心有云鹤芳草昔人去辞之梦境;言不尽千古兴亡多少事,难忘怀万家忧乐先后分。景耶情耶,奔来眼底,注到心头;诗焉赋焉,前不见古人,独怆然涕下。
安澜楼开家邦之伟业欤!远迎宾客,近纳乡邻。登临之顷:见长桥畅通,车水马龙,游客可以自由行走;见大道坦途,熙来攘往,公民依然平等消闲。公仆莅临,该遥瞻前朝师表,垒岸筑堤祈安澜;百姓到来,当回顾今朝典范,开发建设昌安康。今日游人,追思先辈贤人;后代游人,再思今日贤人也!
注释:
①王安澜,湖北枣阳人(亦说随县人),军阀。民国七年(1918)以两团兵力两度围逼安康,要粮要款,于当年农历十月初三连续四昼夜自兴安门(俗称小南门)攻入城,计杀无辜四百余,掠钱财无数。造成安康人民的一次劫难。 ②戴安澜,安徽无为人,国民革命军200师师长。民国三十一年(1942)率军赴缅甸打击日寇,首战即歼敌五千余。同年5月26日因伤重不治,壮烈牺牲。毛泽东、周恩来分别写挽诗联给予高度评价,蒋介石亲为其主持葬礼。1956年9月21日,共和国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向其遗属颁发证书。 ③安澜,比喻境况安全,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及”。《书》注:“安澜,以喻太平也”。 ④安澜门,建成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水西门”是其俗称。 ⑤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发源注海者也。”
◆当今“辞赋热”掀起者赋帝其人简介:(赋帝名片)
①中赋 1-20号平台 赋帝骈尊古也司马呈祥潘氏 总编审
②中国兴赋第一人 赋坛领袖 弘骈先驱 元勋辞赋文化推广家
③千城赋 千校赋 千山赋 万水赋 百阁千楼赋 总设计师 兼 总执行官
④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 兼 中华赋学院院长
⑤辞赋文化出版商 网络辞赋首席编辑师 中华辞赋(第一)网及其20网组建者
⑥《赋苑琼葩》《千城赋》《中华新辞赋选粹》《中华辞赋报》总纂官 兼 主编
⑦第一辞赋收藏家 中华辞赋最大文库集大成者 辞赋骈文资源大规模系统化整理者
⑧当今“辞赋热”掀起者 总策动师 当代中华辞赋复兴与繁荣的导启者 开拓者 建树者
⑨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 团长 兼 总指挥 当代主流辞赋家群体 精英代表 卓越领导人
⑩著名辞赋家 骈文家 古文家 学者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赋帝骈尊古也潘承祥
◆联系方式为: 邮箱:okpcx@163.com 手机:13485881066 QQ1:513067048 QQ2:1613619349 群QQ1:113153464 群QQ2:229600133 群QQ3: 24149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