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潘君而抑江小角
(2004-12-30)
古 也
江小角先生:
我们非常的鄙视你讨厌你憎恶你,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其一、江小角你基于自己曾经研究过桐城派,就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安于现状,每每以研究功臣自居而妒忌后来者,大有“床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之势头!难免“囿文派研究于桐城之内”之嫌疑!若此狭窄气量,岂不令天下文士——桐城派研究同道中人寒心与伤感耶?只能扼腕叹息而茫茫然,唯恐避之不及、逃之夭夭、溜之乎也!
其二、常言道:海纳百川,包容乃大。东海之所以广博,是因为接纳百川而不拒绝涓涓溪流;珠峰之所以高峻,是因为广集巨石而不排斥黄土细沙;松柏之所以挺拔,是因为历经霜打而不低头;梅花之所以芳香,是因为饱经严寒而不畏缩——。自古以来,凡能成大事者,必具备宽广仁厚的博大胸襟,气量狭窄而妒贤忌能者,终究难成大事。今从江小角在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检到芝麻而丢掉西瓜,每每局限于此“字”错了、彼“对”了,且死抓不放、无理起哄、夸大其词、哗众取宠、没完没了,以求达到——转移视线、误导网友、干扰视听、蒙蔽大众,分散别人的注意力。由于网络打字的惯性,打错几个字又有何妨,邱吉尔、毛泽东不也难免有错吗?其实,你如此执迷不悟、顽固不化、钻牛角尖子,有失所谓的“研究专家”的身份,斯文扫地,充其量只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痞!不配做什么专家学者!文才有余,涵养不足,思想深度不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肚鸡肠兼鼠目寸光来衡量万物,能成大事乎?必将为众人所不齿,为时代所唾弃!正如你名字一样,只配做一个僵(江)死的小配角,永远也成就不了什么大气候!!至多只能做一个合格的文字校对员。嘿嘿,这也是你的强项哦,你的拿手好戏哦。
其三、江小角你严重地割裂了中国桐城派研究网与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两家相互对立、排外互斥、彼此诋毁,于己于人于桐城派研究事业均不利!实乃跳梁小丑,历史的罪人!试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高科技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没有中国桐城派研究网站这个文化传播平台,我们这些身处海外的中国桐城枞阳籍留学生,又怎么能与天下文士、诗友、鸿儒、雅师、高人汇集一道,来发掘、探讨、分析、研究、交流中华文化珍宝——桐城文派呢?又何以能“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继承、扬弃、光大、传承与弘扬这朵被湮没已久的花蕊奇葩呢?!
综上所述,我们会责无旁贷的义不容辞的竭尽全力的支持潘承祥总编,永远会义无返顾的一以贯之的站在潘承祥主任的这边,拟将联络召集更多的海外人士来为中国桐城派研究网壮大声势、助阵呐喊!同时,也热切期望江小角先生能幡然醒悟、回头是岸、自我反省、检讨过失、好自为之!
为了分清职责、避免扯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现就中国桐城派研究网与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的职能职责,作如下界定:
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桐城派的专司职能机构,其中心工作主要是对迭卷浩繁的“桐城派”资料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的发掘整理,努力编纂好《清史》的一个子项目——《桐城派名家文集会刊》,从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群中,遴选出30位主要作家的诗文,认真详细的搜集补缺整理除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魁、姚鼐和曾国藩等9人的诗文外(已经有人整理出版)的其他21位作家的诗文集等,即从纵深范畴的层面上去做些具体细致的微观的工作。
中国桐城派研究网是首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研究传播桐城派文化的专业性网站,网络(罗)天下墨客巨儒文士、囊括全球风骚学长高人,借助现代化高科技互联网传媒平台,充分利用过去的现有的和将来开发的网络资源,来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多领域的广泛的宣传播送辐射桐城派研究的新成果,以泯没已久而著名的“桐城派”主要人物为“经”,以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为“纬”,制造声势,扩大影响,加大宣传力度,向全球推广介绍和弘扬桐城派这一不可多得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遗产。换言之,即从广义的范畴的层面上去做些抽象的宏观的理论性的宣传工作。
研究网与研究会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桐城文派,除去其糟粕,汲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都是在竭力研究、大造声势、鼎力宣传,积极继承、宏扬、传播和光大桐城文派,使之影响扩大、声名远播、蜚声海外、饮誉全球,做大做强桐城派文化资源,更好地招商引资,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明的全面发展。即“以文促商,以商养文,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由上述分析观之,两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和”则“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同享、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分”则“各自为政、互相诋毁、对立排斥、孤立无援、均有所失”!
因此,我们与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及海外华人华侨一样,真诚地热切地期盼潘承祥先生与江小角先生:屏除成见、抛弃前嫌、消除影响、言归于好、握手言和、是为上策。
最后,为歌颂对桐城文派研究传播弘扬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道中人和仁人志士,特吟诗一首,聊表讴歌、以示敬意;略抒胸意、以资共勉;彰显义举、激励他人。辞曰:
海纳百川兮有容乃大,
网络精英兮聚集贤能。[络,动词,罗也]
文以载道兮歌以咏赋,
彰凸文派兮丰泽五洲。
武以显威兮人应从善,
惠及子孙兮泽被后世。
功在当代兮利于千秋,
伟哉承祥兮劣焉小角!
共 63 条,当前第 1/2页,每页 40 条 |
|
[1] [2] 下一页 |
共 63 条,当前第 2/2页,每页 40 条 |
|
上一页 [1] [2] |
|
共 48 条,当前第 1/2页,每页 40 条 |
|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