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开⑴,音乐随生;先于语言,早于文字⑵。可托思绪,可传感情;可鼓士气,可冶操行。好歌一首,似饮甘露;美乐一曲,若品香茗。然也,升华乎情趣,陶冶乎性情。
余观夫音乐世界,汪汪乎恣肆,洋洋乎万重。民族乐之质朴淳厚,流行乐之通俗易懂,现代乐之前卫明快,古典乐之典雅庄重。风声雨声电闪雷鸣溪水淙淙江河奔腾谱宇宙之音,歌声笑声虎跃龙腾嬉语盈盈笙歌和鸣奏人间之声。音乐乃无形之画,浓浓淡淡、色彩绚丽;音乐乃有韵之诗,平平仄仄、韵角分明。音乐乃灵性之音,可陶情之性;音乐乃传情之物,其有爱有憎。音乐乃名仕之雅,阳春白雪,清高自负;音乐乃凡俗之爱,下里巴人,和者为众。音乐乃隐者之逸,尝藏空灵之意、超妙之神;音乐乃儒者之气,多孕中和之度、高雅之风。音乐乃佛家之顿悟,音乐乃道家之阴阳,均倡天人合一之造化、形神兼备之精灵。
若夫震撼之乐,其荡然心旌。或万钧雷霆,震耳欲聋;战鼓奋擂,振奋激情。或江海怒涛,浪奔涛涌;高山滾雷,石破天惊。或千军齐唱,气贯长虹;军号嘹亮,战马奔腾。乐中有金鼓之声,剑拏之声,枪炮之声,厮杀之声,人马之声。如《十面埋伏》、《电闪雷鸣》。
若夫欢悦之乐,其喜气浓浓。或笙管同奏,锣鼓齐鸣;丝竹悠扬,笑语欢声。或琴弦弹拨,音润心萦;秧歌小调,老少尽情。或节日序曲,欢声雷动;丰收歌舞,翻身道情。乐中有欢歌之声,笑语之声,秧歌之声,嬉戏之声,庆贺之声。如《春节序曲》、《欢乐颂》。
若夫悲鸣之乐,其委婉凄情。或低吟浅唱,哽咽断声;如泣如诉,似号似鸣。或抽抽泣泣,感人脏腑;悲悲切切,哀怨声声。或沉闷压抑,如愤如怒;忧伤悲凉,似寒似冷。乐中有悲鸣之声,哀怨之声,愤怒之声,抽泣之声,呼号之声。如《命运》、《悲怆》、《梅花三弄》。
若夫抒情之乐,其委婉动听。或窃窃私语,如怩如哝;丝丝入耳,似火似风。或如痴如醉,似爱似憎;如凤如凰,似随似影。或蝴蝶翻飞,成双成对;鸳鸯戏水,浑然天成。乐中有耳语之声,爱恨之声,委婉之声,倾诉之声,聚散之声。如《化蝶》、《思乡曲》、《爱之梦》。
若夫佛教之乐,其梵音幽静。或宁静脱俗,清淡雅风;音幽韵远,击鼓鸣钟。或阴阳相柔,物我忘形;天人合一,豁然襟胸。或超然天界,如梦如醒;混沌初开,醍醐灌顶;乐中有钟罄之声,丝竹之声,颂经之声,木鱼之声,惮悟之声。如《圣诞之愿》、《听钟》、《心经》。
若夫自然之乐,其万籁之声。或秋霜冬雪,夏雨春风;茅舍炊烟,犬吠鸡鸣。或高山流水,溪水淙淙;竹林瑟瑟,泉水叮咚。或万羽齐飞,百鸟共鸣;鹰击长空,鹂啭虫呤。乐中有风雨之声,兽畜之声,流水之声,鸟鸣之声,草虫之声。如《仲夏夜之梦》、《百鸟朝凤》。
噫吁嘻!音乐之妙,其乐无穷;爱乐典故,自古留名。韩娥善唱,鬻歌假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停⑶。孔子韶乐,陶醉其中,仨月不食肉味痴心可敬⑷。伯牙子期,因琴而名;摔琴绝唱方留千古佳评⑸。玄宗玉环,风流龙凤,霓裳羽衣演绎绝代风情⑹。诸葛孔明,操琴空城,淡定之音吓退百万雄兵⑺。古调旧谱,续散广陵,临终索琴嵇康传世之功⑻。空篌李凭,诗魔扬名,吴丝蜀桐泣笑香兰芙蓉⑼。秦女弄玉,箫史仙童,笙箫和鸣双双跨凤乘龙⑽。蔡氏文姬,坎坷苦命,胡笳十八泣诉撕裂之痛⑾。钢琴诗人,命逝肺病,浪漫名曲充满生命激情⑿。乐圣耳疾,谱曲不停,《悲怆》之中扼住《命运》喉咙⒀。帕格尼尼,魔鬼才雄,出神入化演技炉火纯青⒁。阿炳失明,揉弦拉弓,如泣如诉奏出催泪心声⒂。克莱德曼,琴键精灵,秋日私语开创流行之风⒃。郎朗云迪,少年精英,国际乐坛角逐摘冠夺名⒄。友友思清,弦乐大亨,大小提琴呈现绝妙神功⒅。老少约翰,父、王冠名,美曲妙舞年年金色大厅⒆。
嗟夫!宫商角徵羽,难穷逸音佳韵;十二平均律,尽谱雅调美声⒇。噫!思乐坛盛事兮,绚若百花;观乐坛人物兮灿若群星。
2009-2-11
注释:
1、古人认为天地开辟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鸿蒙。
2、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3、韩娥是战国时韩国一个善于歌唱的女子。一次韩娥经过齐地,没了盘缠,店住不成,吃饭也成了问题,极尽凄苦。不得已,韩娥就在齐国的雍门卖唱,那歌声圆润婉转,那神态凄美动人,感动了无数路人。当韩娥离开齐国后,当地人在很长时间还记得韩娥的歌,感觉那歌声似乎总是围着屋梁打转转。此事《列子·汤问》有载,成语余音绕梁也出实于此。
4、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5、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音乐家俞伯牙,因遇樵夫钟子期结为知音,定下生死之交,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 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6、《霓裳羽衣曲》系唐玄宗李隆基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唐玄宗引《霓裳羽衣曲》为得意的作品,开始仅在宫廷表演,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玄宗曾演奏《霓裳羽衣曲》以导引。当时,大臣张说《华清宫》云:“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
7、孔明的《空城计》见《三国演义》一书,孔明引二童携琴登上城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来到,远望孔明端坐城楼,笑容可掬,听琴音淡定自若,旁若无人,大感不解。疑有伏兵,下令撤退。
8、嵇康是曹操的侄孙女婿,其妻为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因不满专权的司马氏,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曾推荐他做官,他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回应,表明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立场。后被人诬告,被司马昭杀害。嵇康则从容索琴弹奏《广陵散》作别,并叹道“广陵散自此绝矣”,随后赴死。
9、唐诗人李贺被称诗魔。有诗《李凭箜篌引》,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诗中有 “吴丝蜀桐张高秋”,“芙蓉泣露香兰笑”。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准备调奏。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芙蓉泣"、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10、弄玉:春秋战国时秦穆公的女儿,善吹笙。箫史:华山仙童,善吹箫。夫妻二人正在月下吹箫捧笙,天上飞来一龙一凤。龙凤舒颈、展翅,凤鸣龙吟亲切和善,弄玉带碧玉笙乘紫凤,萧史带赤玉箫跨金龙,双双驾祥云飞入皓月太空。
11、蔡文姬: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一生三嫁,命运坎坷。其所作著名琴曲《胡笳十八拍》,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12、波兰音乐家肖邦有钢琴诗人之美称,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其死于肺病。
1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乐圣,其《命运》、《英雄》、《热情》、《悲怆》,世界流行。26岁时,听力渐渐衰退, 45岁时,耳朵完全失聪。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14、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大师,被称为小提琴之神。
15、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二泉映月》系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双目已经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16、理查德·克莱德曼。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其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家喻户晓。
17、郞朗、李云迪:两位都是中国最年轻的钢琴演奏家,先后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冠。
18、马友友:国际顶尖的旅美华裔大提琴家。吕思清:著名旅美小提琴家。
19、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父子同名。每年奥地利金色大厅向世界转播的新年音乐会中多数曲目都是斯特劳斯家族的音乐。
20、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个人简历
李新建,男,汉族,1955年4月15日出生于洛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会计师职称。
现任洛阳涧西区汇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洛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2009年元月加入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现为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华辞赋网驻站作家,中华辞赋报社特邀主编。
2010年任中华文艺家联合会副会长。
作品有:洛浦公园赋
洛神相思赋(并序)
音乐赋
中国画赋
洛阳赋
北戴河盛会赋
通讯地址:河南洛阳市老城区老集粮兴新居3-4-302 邮编:471002 电话:13803883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