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潘氏祖源地咸阳纪念碑揄扬辞
○安徽 潘承祥 撰文
欣闻咸阳,形胜甲于天下,风水优乎九州,居吾中华国之“中心”并“重心”焉,已然吃惊弗小矣!又喜闻吾堂堂大姓潘氏之源头,竟亦居此“双心”之间——渭河潘村,立大中以应天心,莫不为之诧悚万分,甚矣!况有族中时贤与达士,攸关族务,苦心孤诣,弥深忧震,正倡导于兹风水宝地处,峻立“中华潘氏祖源地纪念碑”,既能纪念始祖之丰功——祖德远播,宗联四海,以公一人茕茕孑立之单,衍数千万浩浩漫天之众!又可昭告族人之祖源——清源正本,还原真相,矫枉在即,以正视听急也!恨潘妄之不敏,于首祖之不敬。敷之以纯风,濯之以清波,仁德之所被,八表归一心。此,吾安能无动于衷耶?
盖《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明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昔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得以化成。今潘哲谙于真理,而阖族无不幸荣。造德精微,宅心仁厚。元亨利贞,率悉顺圆。念祖源三千年轮之探寻,已得真相;引潘氏八百万众之聚焦,焉能不愉?余忝列潘氏胤孙,叨职文事,主盟赋坛,岂无感欤?故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感触良多,心得油然,情难自禁必耳。于是不避谫陋,驱笔为文,揄扬正源之嘉行,歌吟立碑之盛美,即不惟大讴此“破世纪、划千载、奠万祀”之震撼伟举,亦且兼褒由此“转折点”,所引发我潘族系列变化云尔。其辞曰:
(第一段,计10句) 聿遐观之元始兮,盖万物之有灵。又邈觌之玄风兮,而人类岂无情? 慨黄帝之施爱兮,偏文王以独钟。叹文王之多子兮,皆个个为杰英。 尤姬高之为最兮,厥兴周有大功。位膺列为三公兮,更挤入于四圣。 任西周之股肱兮,隆勋业于彪炳。故武王乃感恩兮,使弟高之得封。 遣于毕而有国兮,充始祖而毕姓。史号称毕公高兮,载汗青万世名!
(第二段,计10句) 毕公高之稚子兮,字季孙名荀公。饱天庭而貌端兮,圆地阁而颊丰。 美姿仪而飘逸兮,善容止而刚正。目炯炯而有神兮,威凛凛而风崇。 品高节而志迈兮,性洒脱而谦恭。知进退而守则兮,殊风流而雅雍。 仿神仙之逍遥兮,宛人杰之勍勍。得父祖之呵护兮,封采邑于毕境。 傍潘水而潘邑兮,举潘纛而高擎。因氏潘而得姓兮,衍万千之人丁!
(第三段,计10句) 考荀公之身世兮,在周初而诞生。出黄帝之脉绪兮,具皇室之血统。 为文王之裔孙兮,系贵胄而缵胤。力嗣响其祖徽兮,广父烈以驰骋。 誓含弘而光大兮,毕终身而兢兢。合文武之赟才兮,独踽踽而争锋。 孤砥节而励行兮,领风骚于万胜。担彼时之大任兮。膺诸侯之杰称。 论一生之活动兮,在关中而奔命。故生死之同地兮,于咸阳而寿终!
(第四段,计10句) 问荀公之人生兮,其轨迹之特明。生潘邑死潘邑兮,守潘邑之为重。 固潘邑而得姓兮,凭潘邑而问鼎。萌起源以丕大兮,伟坯胎于时空。 肇潘源于潘村兮,处毕国之当中。位广袤之秦川兮,迩咸阳之古城。 得神助之安排兮,欣风水之独倾。稽斯地之形胜兮,甲天下而登峰。 受秦岭之掩护兮,被渭水之润洴。故立碑于兹处兮,实上天之指定!
(第五段,计10句) 祖源碑之峻立兮,论意义其大亨。镇万邪之不侵兮,倡真理与孝忠。 揭假象而破之兮,昭真相于万众。纠千载之讹传兮,正潘源于不清。 告族人之毋眊兮,别糊涂与聩聋。哭真源之不识兮,却偏认夫假茔。 悲蠢蟊之罔极兮,祭伪墓而踵踵。既伤心于始祖兮,又痛心于列宗。 复讥讪于外姓兮,哀潘邪之眚眚。今清源而正本兮,诚潘哲之共鸣!
(第六段,计10句) 纪念碑之矗矗兮,析作用亦庞硬。醒族孬于愚昧兮,聚族心于一凝。 晓妄者之莫昏兮,诫奸宄之逞能。促宵小之息心兮,灭魑魅之狰狞。 赓家族之祖训兮,扬先贤之罡风。明昭穆之有序兮,重孝悌于化成。 睦宗亲于寰宇兮,加友爱于竞争。使吾潘之稳定兮,乐和谐与安宁。 弘中华之美德兮,俾社稷于前行。嗟立碑之赫要兮,翊潘姓于隆兴!
(第七段,计10句) 伟八纮之一宇兮,忻吾国尤太平。经改革之卌年兮,惊成果之纷呈。 致各族之修谱兮,亦芔然而隆隆。我潘族岂甘后兮,遂奋起而冲冲。 校源流以归正兮,犹航海之塔灯。导全族之航向兮,可远航而顺乘。 故树碑之必须兮,固根本于冥冥。我潘源之丰碑兮,立大中而为凭。 吸日月之菁华兮,应天心于昊穹。钟山川之灵秀兮,突巍巍而永恒!
(第八段,计10句) 壮咸阳之丰碑兮,屹乾坤而高耸。彰祖源之正统兮,书始祖之骇禀。 以一人之单为兮,虎鹰扬以巨鲸。殖亿万之潘裔兮,含今人与死薨。 计在世八百万兮,预未来以亿承。满海内与海表兮,诧伟力与神通。 赫吾祖之鸿烈兮,显英明于史铭。凸神武于上古兮,具大略与才雄。 堪潘帝之尊谥兮,庇千古之潘盛。渥荫恩之浩荡兮,与日月之煌并!
庚子年辛巳月丙辰日(2020.5.13)木山潘氏18世孙、潘美公32世孙、潘荀公105世孙、周文王107世孙、黄帝146世孙赋帝潘承祥撰于中国文都桐城。
备注:
本辞,遵《中华新韵·十四韵表》,除序言两段外,正文全辞,凡80句,十一庚韵,一韵到底,脚韵,无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