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潘氏十大名人评说
○世界潘姓联盟总干事 潘承祥 撰文
举凡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卓尔不群者,即凸异之士,闻名之辈,谓之“有名之人”,简称:“名人”也。盖吾潘氏,大望之赫族,天潢之贵派,皇王之胤嗣,姓氏之佼佼者,人丁八百万之饶茂,岂无名人者乎?鄙人鲁钝,蒙天不弃,得祖庇护,幸为潘族一丁,忝为文苑一员。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愿罄疏才,以一己之管见,而妄论当今潘氏名人,舍万千而择其菁华,略记有大勋于潘者,计有十人焉。兹予简述,列之如次:
其四者,潘望生是也。
潘望生,字鸿鹄,号睿赜,男,1955年5月5日诞,正阳光健在,今65岁,湖北省武汉市人氏也。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机关退休干部,潘研大宗师,当代潘史研究第一大家。族贤宗达,喆明睿智,探赜能手,索隐高人,有“慧公”之美誉也。
现任世界潘姓联盟主席,中华潘氏源流研究会会长,中华潘氏源流研究群群主,中华潘氏祖源地(咸阳)纪念碑发起人,武汉潘氏谱牒研究会会长,少典续谱网创办人,《中华潘氏源流》总纂官兼主编。又系“姬姓潘氏单祖论”坚守者,“以史证谱”提出者、秉持者,潘氏“咸阳派”掌门人、总司令,革故鼎新阵营总指挥。等等。
其顺应大势,与时俱进,首倡“以史证谱”之谱观,坚决否定潘成忠“以谱证谱”之陋识,并积极付诸实践。以此方式方法,能鉴定各类谱牒,最具权威性,致使各地不到300年之“通天谱”,破绽百出,矛盾丛生,相与抵牾,率悉失真。仿佛照妖镜一般,可令妖魔鬼怪,立马原形毕露,岂非上上之技乎?
譬如:一子多父者,有之;爷孙颠倒者,有之;叔侄错位者,有之;胡乱认祖者,有之;混淆祖源者,有之;杜撰世系者,有之;瞎编辈分者,有之;同宗不识者,有之;遇坟乱磕头者,有之;昭穆不明晰者,有之;多支哄抢一祖者,有之;冒充名人之后者,有之。云云。
其认为潘氏祖源地,起源于咸阳,荥阳仅为潘氏郡望之地。依史为据,西周王朝初创之时,竭力全面推行“分封制”,乃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此,即吾中华国“封诸侯”、“建同姓”——“封建”制度之所由来也。
周武王姬发封其弟毕公姬高于毕国,姬高在毕国内,又封其第四子姬荀于潘地。姬荀以潘为采邑,以邑为氏,乃姓潘。此,潘之源出锤定处也,即祖源地之所在处也,亦潘之嚆矢之滥觞之椎轮之开端之首出处也!
而毕国,在陕西咸阳,而非河南荥阳,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矣。是故,必须在咸阳,建立“中华潘氏祖源地纪念碑”,以清源正本,还原历史真相,使之大白于天下;并昭告八百万族人,明辨是非,转换观念,聚焦咸阳,抛弃荥阳,乃求真务实之举、弃暗投明之为也!
且揭穿“荥阳侯”、“荥阳墓”造假之实。潘荀公生活于西周之初期,而西周存续期为公元前1046-前771年,此朝无“荥阳”地名。史载:“战国时期,韩国于荥水北岸筑城,名曰荥阳,从此得名”。“荥阳”地名之首出,在战国时期,即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此期未设郡。史书之记述,焉有错乎!
又曹魏正始三年(242年),割河南郡之半,分置荥阳郡,郡治在荥阳,“荥阳郡”之名首出,此时才有“荥阳郡”及郡中之侯,即“荥阳侯”是也!试问:无郡,何以有侯耶?有郡,方能设侯尔!
据上而算,西周与战国,相差571年。战国与三国设置“荥阳郡”时,相差717年。571+717=1288年。试问:难道潘荀公,能倒穿越千余年,从西周穿越战国,又穿越到三国,来做“荥阳侯”乎?
难道潘荀公在死后,派其灵魂,倒穿越千余年,到三国做“荥阳侯”乎?难道潘荀公能从西周,倒穿越东周、秦朝、西汉、东汉、三国,横跨六朝,而做“荥阳侯”乎?显见,“荥阳侯”为后人伪托、编造。既然“荥阳侯”为假,则“荥阳墓”必假,无疑矣!
并建设性提出“潘氏73世系”新学说,创造性构建潘氏研究宏伟大厦,为下一步全国潘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大一统”,奠定坚实基础。若此高瞻远瞩之哲观与睿智,遍察全球,惟潘望生一人而已!
其所为,堪称旷古绝今,振聋发聩,震撼中外,全线飘红!故而全球八百万潘人,为之鼓掌,为之喝彩,为之倾倒,莫不服膺,尽皆目为“潘研大宗师”,追随其后而师法其说者,纷如也。
亦有“荥阳派”少数宵小,眼拙、愚昧、糊涂、弱智、脑残,不识“金镶玉”之贵,而故意讽刺之,造谣之,诽谤之,毁败之,中伤之,围攻之,打击之,甚至以暴力方式,恐吓之,威胁之,然能折损其“巨星”光芒之一丝一毫者乎?
主编《中华潘氏总谱》、纂修《中华潘氏源流》,计二部等。尤其《中华潘氏源流》一书,观念新颖,见解独到。主题突出,题材多样。内容丰赡,琳琅满目。琬琰盈纸,文质双馨。此乃优胜于前书而嘎嘎独造者也。
且凭史析事,以史证谱。推理缜密,逻辑严谨。赜深探奥,环环紧扣。深入浅出,章法有序。史谱结合,相得益彰。图文并茂,韵味无穷。故此书,不唯中华族史之良书,亦且潘姓谱牒之宝典也!
江城潘望生主编,内敛,沉稳;性敏,反应捷;有睿识,器局大,神人也。有鉴于此,所以文都赋孤子在《历代潘贤赞》中,讴歌之曰:
而彦士潘望生兮,亦族中之鸿鹄。 修中华之源流兮,敢挑战于陈腐。 据史实而勘误兮,正祖源而独树。 赜潘根于渭水兮,拨千年之迷雾。 锤咸阳为真源兮,乃竖碑以巍矗。 纠昔人之讹舛兮,校世系于正途。 导合族之航向兮,准来代之谱书。 虽异议之偶出兮,看谁能而设堵? 笑蚍蜉之撼树兮,犹彘脑之钝鲁。 敢螳臂之挡车兮,必碾亡而入墓!
附录:
◆潘姓来源:
一、潘出自姬姓。
以食采之潘邑为氏,据《中华潘氏源流》所载,周文王后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邑于潘,其子孙以邑名为氏。潘季孙,名荀,字季孙,史称潘荀公。
二、外姓改为潘姓。
1、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2、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家族名人:
△潘荀
潘荀,字季孙,西周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姬高之四子,在其父毕国之内,受封于咸阳渭河潘地——食采之邑,以邑为氏,遂姓潘,为潘姓之开山鼻祖,即始祖首祖也。
△潘父
潘父,字毅罡,晋国大臣,参与策划重大政治谋杀事件,想立曲沃桓叔为晋国新君,特弑杀其国旧君昭侯,被晋国人民所阻止而失败。潘父后被接位的昭侯儿子孝侯,所杀死,并诛灭全家。
△潘崇
潘崇,字道安,楚国大臣,参与策划重大政治谋杀事件,帮助太子商臣夺王位,弑杀其父亲楚成王成功,自立为楚国新君,即楚穆王。穆王感激,特封潘崇为太师,兼掌握上环列之尹的官职。
△潘美
潘美,字仲询,北宋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人,为宋初名将。从石守信平扬州、定金陵、北伐太原皆有功,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韩国公,卒谥武惠。
△潘安
潘安,字安仁,西晋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东)人。美姿仪,出洛阳道,妇人尝萦绕投果。为文词藻绝丽,尤长于哀诔,有悼亡诗,为世传诵。后孙秀诬以谋反,族诛。亦称为潘河阳、潘安、潘岳。
△潘江
潘江,字蜀藻,号木崖,1619-1702年,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桐城文派奠基人,大学者,大诗人。其不仅主编有《龙眠风雅》(诗集,96卷)、《龙眠古文》(文集,24卷)、《木崖诗文集》(个集,86卷)、《桐城乡贤实录》(传记,1卷),尚著有《六经蠡测》、《字学析疑》、《诗韵尤雅》、《古年谱》、《记事珠》、《文聚诗正》等,共40余种,被载入《江南通志》行世。江南省,即今江苏省与安徽省之和。
△潘国相
潘国相,字狷君,今浙江丽水人,1921-2014年,享年93岁。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系“姚姓潘氏多祖论”固守者,当代潘氏文化研究先驱者,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奠基人,浙江省丽水市潘氏联谊会首任会长。主修《世界潘氏通谱》一部等。
△潘望生
潘望生,字鸿鹄,号睿赜,今湖北武汉人,195X年出生,正阳光健在。系“姬姓潘氏单祖论”坚守者,世界潘姓联盟主席,中华潘氏源流研究群群主,少典续谱网创办人,当代潘史研究第一大家。其以史证谱,最具权威性,致使各地不到300年之“通天谱”,率悉失真!认为潘氏祖源地,起源于咸阳,荥阳仅为潘氏郡望之地,且揭穿“荥阳侯”、“荥阳墓”造假之实。并建设性提出“潘氏73世系”新学说,创造性构建潘氏研究宏伟大厦,为下一步全国潘氏——“大团结、大联合、大一统”,奠定坚实基础!其所为,堪称旷古绝今,振聋发聩,震撼中外,全线飘红!故而全球八百万潘人,为之聚焦,为之喝彩,为之倾倒,莫不服膺,尽皆目为“潘研大宗师”!追随其后而师法其说者,纷如也。亦有少数宵小眼拙,不识“金镶玉”之贵,而故意诽毁之,然能折损其“巨星”光芒一丝一毫者乎?主编《中华潘氏总谱》、《中华潘氏源流》二部等。
△潘承祥
潘承祥,今安徽桐城人,农历196X年9月24日出生,正阳光健在。字辞皇,号赋帝,别谓至尊,学名司马呈祥,网名赋孤子,法名释智曌。财政中专、会计专科、法律本科,经管硕士、中文博士、辞赋院士。著名辞赋家、古文家,公务员、会计师、经济师,中赋创办人、赋网赋报赋会赋号首创人。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当今“辞赋热”掀起者,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中华文艺家联合会会长,中国古文家协会会长,中国赋帝文学院院长,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又“姬姓潘氏单祖论”支持者,当代潘氏第一才子,文状元,与潘安齐名,兼世界潘姓联盟总干事,桐城木山潘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等。作有古文、辞赋1000余篇,有10多篇作品刻碑。出版《赋帝文选》十卷、《赋苑琼葩》二部四卷、《千城赋》八卷、《中华新辞赋选粹》二卷、《中华潘氏名人大典》一部,《赋帝论潘》上中下三卷,创办《中华辞赋报》,首位组建中华辞赋总网等。
◆分布地区:
陕西咸阳郡,河南荥阳郡,河北广宗郡,江西豫章郡……等等。后散布全国及世界各地。目前潘氏人口数,国内672万,国外128万,合计800万。
共 62 条,当前第 1/2页,每页 40 条 |
|
[1] [2] 下一页 |

潘承祥在线
 中华潘氏祖源地纪念碑
 《中华潘氏源流》
 潘文胜 潘承祥
 潘伟 潘承祥
 潘承祥 潘望生
 武汉首义纪念馆孙中山铜像
 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潘承祥在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潘承祥在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潘承祥在武汉黄鹤楼
 赋帝潘承祥教授
 潘承祥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聘书
 潘承祥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聘书
 潘承祥 潘黄极萍 潘卡惠子 潘克乃尔
 潘承祥在线 赋帝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