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潘氏十大名人评说
○世界潘姓联盟总干事 潘承祥 撰文
举凡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卓尔不群者,即凸异之士,闻名之辈,谓之“有名之人”,简称:“名人”也。盖吾潘氏,大望之赫族,天潢之贵派,皇王之胤嗣,姓氏之佼佼者,人丁八百万之饶茂,岂无名人者乎?鄙人鲁钝,蒙天不弃,得祖庇护,幸为潘族一丁,忝为文苑一员。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愿罄疏才,以一己之管见,而妄论当今潘氏名人,舍万千而择其菁华,略记有大勋于潘者,计有十人焉。兹予简述,列之如次:
其一者,潘国相是也。
潘国相,字狷君,号耿卿,男,1921年10月5日诞,2014年3月20日卒,享年93岁,浙江省丽水市人氏也。大学文化,高中教师,中教一级,潘研先驱,潘史深研者,通谱纂修者,抗战老兵,独身主义者。
系“姚姓潘氏说”固守者,潘氏文化研究执迷者,北世潘会奠基人,丽水市潘氏联谊会首任会长。性狷介,多刚愎,毋合群,喜独居,无儿无女,然恬淡,清贫,适合静心为学,皓首穷经,有“怪杰”之喻谓也。
日寇侵华时,就读于西南联大历史系。成绩优异,众同窗,以“高材生”目之。1944年毕业,为救国难计,毅然弃笔投戎,戎马倥偬,随中国远征军,转战印缅,协助盟军作战,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战友靡不羡称之。
曾与同窗傅曼芬女士,结为伉俪,后因傅氏遭流氓调戏而跳楼殒命,发誓不再续娶,以至于甘为鳏夫,遂博览群书,提升修为,打发寂寞,寄情于诗书绘画中矣。
1984年退休后,及至去世之期间,宵衣旰食,生活清苦,踽踽独行,逾30年之历程,冒无数之风雨,行10万里之坎途,踏20余之省市,飞境外之新马泰菲韩,得潘基文之助佐,收潘谱之700余部,获海量之史料。按:潘成忠收谱100余部,为潘国相总数之1/7,恐后者虚夸,不足信也。
于是精心阅读,悉心钻研,专心考证,苦心比对,严谨校核,相与参订,仔细勘误,严加审定,十易其稿,最终编纂刊印,玉成《世界潘氏通史》。该书也,凡5卷,洋洋乎1800万字,堪称卷帙浩繁,内容丰赡,深蔚鸿放,填补吾潘通史之空白,为世界潘氏之谱典也。
2003年,其于丽水市吾古村潘氏祠堂,隆重举办《世界潘氏通史》颁谱庆典仪式,邀约来自世界各地100余名潘氏宗亲与会,此系首次世界级别之聚会,颇具划时代之历史意义也。
并与丽水市潘氏宗亲联谊会常务会长潘立成、族达潘可权、宗贤潘统英等,数次磋议,倡导成立世界性潘氏组织,并精心筹备之。
越5年,遂于2007年中秋佳节,于荥阳盛大成立“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即北世潘会,又一破世纪之壮举,颇具划时代之重大发端意义也!其后,全国各地潘氏文研会、宗亲会等组织,才跟风效仿而成立,进而蓬勃发展焉。显然,潘国相等,具有导夫先路、发轫之首功也。
为洗涤潘美公之千年冤屈,戮力为其正名,乃创作电视连续集《让历史说话》,达60集之长。又鉴于本支潘氏祠堂破旧与祖墓坍陷,忧心忡忡,乃催董其事,率领族人一并修葺之。
凡此懿行善举,比比也。观其后半生,探赜潘史,筚路蓝缕,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以文都赋孤子在《历代潘贤赞》中,褒扬之曰:
而怪杰潘国相兮,岂无勋于潘欤? 编世潘之通史兮,终一生而不娶。 尝皓首而穷经兮,何用功其良苦! 性坚忍与狷介兮,至临终亦不渝。 彼精神之感人兮,令宗亲之恸哭。 邀世界之宗亲兮,赴吾古而领谱。 尤总会之奠基兮,记头功其不负! 名史册之锤定兮,谁安敢之剜除?
附录:
◆潘姓来源:
一、潘出自姬姓。
以食采之潘邑为氏,据《中华潘氏源流》所载,周文王后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邑于潘,其子孙以邑名为氏。潘季孙,名荀,字季孙,史称潘荀公。
二、外姓改为潘姓。
1、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2、清康熙末年,台湾岸里大社(今台湾省台中市神岗)酋长阿穆归顺清廷,被赐姓为潘;光绪时,台湾高山族相率归化清廷,也被赐姓潘(这也就是台湾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家族名人:
△潘荀
潘荀,字季孙,西周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姬高之四子,在其父毕国之内,受封于咸阳渭河潘地——食采之邑,以邑为氏,遂姓潘,为潘姓之开山鼻祖,即始祖首祖也。
△潘父
潘父,字毅罡,晋国大臣,参与策划重大政治谋杀事件,想立曲沃桓叔为晋国新君,特弑杀其国旧君昭侯,被晋国人民所阻止而失败。潘父后被接位的昭侯儿子孝侯,所杀死,并诛灭全家。
△潘崇
潘崇,字道安,楚国大臣,参与策划重大政治谋杀事件,帮助太子商臣夺王位,弑杀其父亲楚成王成功,自立为楚国新君,即楚穆王。穆王感激,特封潘崇为太师,兼掌握上环列之尹的官职。
△潘美
潘美,字仲询,北宋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人,为宋初名将。从石守信平扬州、定金陵、北伐太原皆有功,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韩国公,卒谥武惠。
△潘安
潘安,字安仁,西晋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东)人。美姿仪,出洛阳道,妇人尝萦绕投果。为文词藻绝丽,尤长于哀诔,有悼亡诗,为世传诵。后孙秀诬以谋反,族诛。亦称为潘河阳、潘安、潘岳。
△潘江
潘江,字蜀藻,号木崖,1619-1702年,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桐城文派奠基人,大学者,大诗人。其不仅主编有《龙眠风雅》(诗集,96卷)、《龙眠古文》(文集,24卷)、《木崖诗文集》(个集,86卷)、《桐城乡贤实录》(传记,1卷),尚著有《六经蠡测》、《字学析疑》、《诗韵尤雅》、《古年谱》、《记事珠》、《文聚诗正》等,共40余种,被载入《江南通志》行世。江南省,即今江苏省与安徽省之和。
△潘国相
潘国相,字狷君,今浙江丽水人,1921-2014年,享年93岁。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系“姚姓潘氏多祖论”固守者,当代潘氏文化研究先驱者,世界潘氏文化研究会奠基人,浙江省丽水市潘氏联谊会首任会长。主修《世界潘氏通谱》一部等。
△潘望生
潘望生,字鸿鹄,号睿赜,今湖北武汉人,195X年出生,正阳光健在。系“姬姓潘氏单祖论”坚守者,世界潘姓联盟主席,中华潘氏源流研究群群主,少典续谱网创办人,当代潘史研究第一大家。其以史证谱,最具权威性,致使各地不到300年之“通天谱”,率悉失真!认为潘氏祖源地,起源于咸阳,荥阳仅为潘氏郡望之地,且揭穿“荥阳侯”、“荥阳墓”造假之实。并建设性提出“潘氏73世系”新学说,创造性构建潘氏研究宏伟大厦,为下一步全国潘氏——“大团结、大联合、大一统”,奠定坚实基础!其所为,堪称旷古绝今,振聋发聩,震撼中外,全线飘红!故而全球八百万潘人,为之聚焦,为之喝彩,为之倾倒,莫不服膺,尽皆目为“潘研大宗师”!追随其后而师法其说者,纷如也。亦有少数宵小眼拙,不识“金镶玉”之贵,而故意诽毁之,然能折损其“巨星”光芒一丝一毫者乎?主编《中华潘氏总谱》、《中华潘氏源流》二部等。
△潘承祥
潘承祥,今安徽桐城人,农历196X年9月24日出生,正阳光健在。字辞皇,号赋帝,别谓至尊,学名司马呈祥,网名赋孤子,法名释智曌。财政中专、会计专科、法律本科,经管硕士、中文博士、辞赋院士。著名辞赋家、古文家,公务员、会计师、经济师,中赋创办人、赋网赋报赋会赋号首创人。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当今“辞赋热”掀起者,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中华文艺家联合会会长,中国古文家协会会长,中国赋帝文学院院长,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又“姬姓潘氏单祖论”支持者,当代潘氏第一才子,文状元,与潘安齐名,兼世界潘姓联盟总干事,桐城木山潘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等。作有古文、辞赋1000余篇,有10多篇作品刻碑。出版《赋帝文选》十卷、《赋苑琼葩》二部四卷、《千城赋》八卷、《中华新辞赋选粹》二卷、《中华潘氏名人大典》一部,《赋帝论潘》上中下三卷,创办《中华辞赋报》,首位组建中华辞赋总网等。
◆分布地区:
陕西咸阳郡,河南荥阳郡,河北广宗郡,江西豫章郡……等等。后散布全国及世界各地。目前潘氏人口数,国内672万,国外128万,合计800万。
共 62 条,当前第 1/2页,每页 40 条 |
|
[1] [2] 下一页 |

潘承祥在线
 中华潘氏祖源地纪念碑
 《中华潘氏源流》
 潘文胜 潘承祥
 潘伟 潘承祥
 潘承祥 潘望生
 武汉首义纪念馆孙中山铜像
 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潘承祥在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潘承祥在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潘承祥在武汉黄鹤楼
 赋帝潘承祥教授
 潘承祥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聘书
 潘承祥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聘书
 潘承祥 潘黄极萍 潘卡惠子 潘克乃尔
 潘承祥在线 赋帝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