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原文第四段第十二句: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沙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有错)
△查汉典:
A.蜉蝣
亦作“蜉蝤”。
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蝤音由,字亦作蝣。”晋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
2.比喻微小的生命。明许自昌《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
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韩柳门户,而先扫六朝;未得李杜皮毛,而已轻温李:何蜉蝣之多也。”何启胡礼垣《曾论书后》:“此而羣喙犹未息也,吾请质诸圣训以扫俗学之蜉蝣,稽诸圣言以靖伪儒之簧鼓。”
4.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五代谭用之《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此处指:3. 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B.趋利急功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趋利急功”。故知为王氏生造。应为成语“急功近利”之误。比喻: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与利益。
C.沙边
搜索结果: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沙边”。故知为王氏生造。应为“水边”之误。因为“野凫”多栖息于水边。
D.沙 shā
1.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像沙的东西:~糖。豆~。~瓤。
3.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
4.姓。
此处指:1.非常细碎的石粒。
E.野凫(野鳧)
1.野鸭。《隋书·卢思道传》:“匹晨鷄而共饮,偶野鳧以同膳。”宋梅尧《东溪》诗:“野鳧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清厉鹗《晓至湖上》诗:“安能学野鳧,汎汎逐清景。”
2.喻妓女。清阮大鋮《燕子笺·偕征》:“他从良誓不渝,淡扫娥眉思凤侣,怎肯浪过横塘学野鳧。”
此处指:1.野鸭。
F.争鸣
比喻在学术上进行辩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竞相鸣叫。唐司空图《连珠》:“翔必以时,肯争鸣而作怪?动惟中矩,寧受嗾以噬人?”明刘基《升天行》:“谁能与蟪蛄,争鸣秋草间?”
2.犹言竞相出名。《明史·文苑传序》:“归有光颇后出,以司马、欧阳自命,力排李、何、王、李,而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钟惺之属,亦各争鸣一时。”
3.比喻在学术等方面,各种看法和观点进行争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此处指:1.竞相鸣叫。
G.放言
1.谓不谈世事。《论语·微子》:“(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放,置也;不復言世务。”一说为放纵其言。参阅清刘宝楠正义。
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后汉书·荀韩锺陈传论》:“汉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絜放言为高。”李贤注:“放肆其言,不拘节制也。”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序》:“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清昭槤《啸亭续录·陶珏卿》:“余每放言妄论,伊必阻止曰:‘此招祸之媒也。’”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日前见启事,便知大碰钉子无疑。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为也,不能也。”
◇讹误: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沙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
(通过下列翻译,病句就会显现出来)
□翻译:天地间浅薄狂妄的人(或微小的生命),不知道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与利益;非常细碎的石粒旁边的野鸭(或妓女),听任它们(她们)去竞相鸣叫,放纵言论。
(明显“非常细碎的石粒旁边”,即“沙边”一词,文义费解,为歧词)
○纠正: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水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
◎解释:野凫,即野鸭,多生活于江河湖泽洲潴等水边,而不是生活在石粒旁边。
¤结论:王氏生造词语,缺乏了解野禽生活习性。扣5分。
(建议作者,深入农村,与飞禽走兽同住,以洞察其生活习性,以免再写出笑话)
★得分:100-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0分。
共 42 条,当前第 1/2页,每页 40 条 |
|
[1] [2] 下一页
◆附录:阅江楼序(放眼为韵) 作者:天山客(王宇斌)
金陵紫气,吞万里长江;卢龙脊脉,镇遐迩灵壤。瑞楼经六百度春秋,以记建成。揽五千年文明,浮袤万象。上有华光涵酝,鸾凤翔鸣。且夫流霞委照,龙虎依傍。敬以察之,聚势于葱茏之中,昂威于烟渚之旁。凌侵于天汉之表,镇覆于狻猊之上。檐牙挂月,丹阁拨霄。蟠龙藻井,巨狮迷想。碧水接空,映其瑰伟宏奇;芳林极浦,衬出巍峨雄壮。实为天工之巨造、山河之盛概也!
其有皇家气韵,镌洪武之篇章;玺宝构形,动霓皇之俊赏。领五岳而收四溟,挈星枢而控海港。心波里,渡古今形形色色;落霞中,映多少苍苍茫茫。雨霁涵情,泛虹彩以绚秋;雁疆弗界,寄渔歌而流响。觅金谷之旧路,蝶送芳萦;睇采珠之巨泽,鱼游荷荡。时尔暑怯繁荫,祥洽翠冈,岚护丹崖,花翻细浪,多为和谐之吉兆也。来有清风相送,登有玉女引赏。难得新友知音,娱超饮秋滕王。
吴天宽,楚梦远。金戈销,苍烟散。江上石头,听惯沛厉惊波;天边光影,融入浮沫飞霰。想阿房齐云,非不广矣,尽焚于兵灾;历代豪奢,非无金也,多失于修短。岁月如梭,非无痕也,剩几许风流?秦淮涨腻,非无梦也,散六朝歌宴。忆仲谋英姿,小乔靓丽,素琴东风,苍龙野战。赤帜撼敌,黄旌动魄。素气云浮,浚流激湍。淼淼波推,似掩渡江之呼;漠漠烟沉,壮存投江之叹!地道城堞,记寇仇之血债;天妃庙宇,踞静海之崖岸。清眸处,广乐均存,再闻华夏之强音;楸枰犹在,静入豪杰之旷览。临雄关以凭吊,沧桑醒志;似史鉴之重开,古今贡眼。吾炎黄秉雪梅之精神、劲松之骨干,在此皆可一阅也……
嗟夫,近钟山而中山慰,塑郑和而祥和见。国门肇开,跨霓彩之双桥;星际归航,拥烨天之两弹。鳞楼高耸,合千章佳木;银燕轻灵,逾百叠崇巘。珍禽语新,田塍穗满。物阜恬熙,船笛浮幻。明霞与旅雁横秋;天际涵长江一线。浩气生时,直觉青山我有,长江可牵。大块入怀,流云任剪。物候番昌,来证鹜霞之新梦;神皋地迥,犹有鹤云之留恋。任其山人惬怀,海客拍栏;名士为吟,神仙忘返。大英雄,忧关民庶;真才子,辞无炫焕。天地蜉蝣,莫知趋利急功;沙边野凫,任其争鸣放言。君子守志以恒;睿者知机顺变。俯仰感怀,信然游娱;超然磊落,妙觉真禅。溯长江如秤杆,似量山河之重?嵌宏楼以准星,可作隆兴之验!乾纲律行,丹坤莫玷。官声惟实,民意即天。噫!阅江之旨实为阅世矣!
吾虽天涯之客行,但慕先贤而未晚。追子健,储五车而不骄;思相如,效八斗而何惭。镜台已清,聊胜捻珠;心瀛可度,澄无杂念。淳朴维宁,存天伦之至爱;灵台悦唔,奉陋室之慈颜。养气合德,与世无亏,健行尊道,结友随缘。开席有谁?再擎宴夜之金杯;块垒可浇,敢拟骑鲸之诗卷。气敛天标,纳宇宙大可敞怀;岚消森岩,会云龙犹为未晚。怀仁探幽,谁来参极究奥;纵智观流,悟得知谦向善。于此,直欲墨研玄湖,水注东海之千瓢;笔擎松柏,云取天西之一片。千古英雄,难将黛色尽收?未了斋主,直把江花赋艳。登峰怀远,喜经天之日月昭朗;阅江纵目,知华夏之元气绵绵。天山客抚槛而吟:
云雁书天字短长,一声秋水颤斜阳。秦淮歌韵音重正,梅甸卢龙梦尚香。 吸纳百川惟大海,振遗万代是华章。霞飞玉宇诗情远,洪武宏文归渺茫。
丁亥秋,天山客作于未了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