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赋帝——潘承祥

(点击放大,可视全图)

关于当代著名辞赋家、赋帝、赋文化推广专家——潘承祥先生的相关介绍,兹略述如下:
◆潘承祥简介:
潘承祥,男,笔名雷池赋翁、雷池龙,世称潘雷池。著名辞赋家,辞赋文化推广家,[中赋]创办人,《千城赋》总设计师,神气赋派创始人,中国当代赋坛坛主——赋帝。系“中华新辞赋创作运动”首要发起人,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核心领导人。现任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中华文艺家联合会终身会长兼总策划,中华辞赋报社社长兼总编,中华辞赋网站长兼总编,中华辞赋出版社社长,中赋文化(香港)传媒公司总裁。
奉行“唯有思想方能构筑永恒之理想王国,唯有思想者方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之人生旨归,提出“弘扬国学,革新辞赋,创研并举,追求卓越”之兴赋方略,肩负“兴辞昌赋弘骈,担历史之大任;建网办报纂书,凝众才之鼎力”之神圣天职,并戮力践行之。
中国当代赋学泰斗龚克昌评价其道:“功盖四杰,兴赋一人”。中国当代元勋辞赋大家孙继纲评价其道:“潘承祥先生创建辞赋网络平台,且能够很好地利用它,凝聚众多辞赋作家并培植新人,为赋体文学的传承与繁荣做出了卓绝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必将载入史册”。中国当代骈坛总舵主周晓明评价其道:“誉之当为赋帝,谳之亦为四杰”。中国东亭辞赋研究会会长黄少平进一步推崇道:“昔者,韩昌黎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今者,潘雷池有‘赋兴五朝之落’之勋”。
主编《中华新辞赋选粹》(10卷);主纂《千城赋》(10卷);总辑《中华辞赋报》;汇修《现代辞赋荟萃》(电子版);统理《历代古典辞赋总汇》(电子版);著有《安庆赋》系列9赋、《枞阳赋》系列5赋、《温岭赋》系列3赋、《桐城派传记》系列4记、《七一九之魂》系列5赋、《河南理工大学赋》系列3赋和《中国潞安序》系列2赋等辞赋骈文碑记檄祭150余篇。出版有《潘承祥辞赋集》、《潘承祥骈文集》等。
1987-2004年,一直皓首穷经,呕心沥血,潜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尤其专攻二十五史、桐城派古典散文和历代辞赋骈文,为今后的文言文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历练与锻造出他的坚忍不拔的刚毅秉性与漠视仕途的绝特品格。多年来,尽忠职守,兢兢业业。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蛰伏已久,聚积能量。待时而动,蓄势勃发。韬光养晦,鸣则惊世。
2005年1月1日,独资组建世界上第一家最大的辞赋专业网络平台——中华辞赋网。率先发动中华新辞赋创作运动,致力于中华辞赋的复兴、传播与光大,促进当代中华辞赋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该网站收录各类辞赋骈文二万余篇,汇聚当代辞赋作家八百余人。
2006年5月,其个人传略入编《中国当代思想经典》之二卷。
2007年4月8-12日,与洛阳孙继纲、谭杰联袂举办首届中国辞赋创作研讨会。并做了题为“洛阳牡丹花开日,中华辞赋复兴时”的主题学术报告,引起赋坛轰动,反响强烈,意义深远,预示着中华辞赋创作春天的来临。
2007年12月被中国辞赋界评为“2007年度中国赋坛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2008年4月8日,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申请注册成立当代第一个辞赋创作社团——“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并同时创办世界上第一家辞赋报社——《中华辞赋报》,有力推动当代中华新辞赋创作运动蓬勃发展。以宣介辑刊当前辞赋研究与创作新成果为依托,致力于中华辞赋研创成果的推广与传播,介绍国内外辞赋前沿理论和重要辞赋创作大家、理论家及研究员,力倡辞赋研究理论的本土化及中华辞赋创作团队的建立。目前辞赋研创宣的工作重点是强调原创性的辞赋作品和辞赋理论研究及回应当下的个案研究,并将中华辞赋研创宣问题置于全球化视野之下,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对话。
2008年9月,应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即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所)之邀,创作《七一九赋》系列5文(辞/赋/序/记/颂),其中《七一九之魂》已立碑于武汉武昌蛇山脚下该单位门前。碑长8米,高2米,堪称江城一绝。
2008年11月,其创作的《安庆赋》被安庆市人民政府主编的《2008安庆年鉴》收录永存。
2008年12月被中国辞赋界评为“2008年度中国赋坛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并荣膺该年度中国赋坛“精英榜”之首。
2008年10-12月,主编出版《中华新辞赋选粹》第一卷,共收录当代活跃在赋坛上70位辞赋名家的120篇新辞赋作品。
2009年1月1日创办千城赋网站,专门收录汇聚歌颂千城百市的辞赋作品。以省为单位,分别设置专栏,搜索搜集网罗省、市、县城市赋作品。
2009年6月,其创作的《望江赋》被望江县人民政府主编的《2009望江年鉴》收录永存。
2009年7月,应西安雁塔诗词学会之邀,创作《姚平辞赋二集序》,颇受嘉誉。
2009年8月,应教育部之邀,与屈金星、李盛世一道,出席在上海举办的2009“名校长相约张江——话说产学研”论坛暨“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峰会”。
2009年9月,(由著名文化策划人屈金星、于洪英与朱雪里等策划发起),应河南理工大学之邀,创作《河南理工大学赋/序/颂》系列3文,其中《河南理工大学赋》被著名书法家柳国庆书法成长12米、宽0.76米的长卷,中央电视台戏曲节目著名主持人白燕升评价为:“它以赋的文体,歌颂河南理工大学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是辞赋艺术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难得的佳作”。中国辞赋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好评如潮,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赋”。该赋被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珍藏永存。
2009年12月被中国辞赋界评为“2009年度中国赋坛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并荣膺该年度中国赋坛“精英榜”之首。
2009年10-12月,主编出版《中华新辞赋选粹》第二卷和《千城赋》第一卷。前者共收录当代活跃在赋坛上70位辞赋名家的112篇新辞赋作品。后者共收录当代活跃在赋坛上83位辞赋名家的100篇城市赋作品。
2010年6月,应浙江临海市作家协会之邀,创作《清潭杨梅赋》,已勒石立碑于清潭杨梅园中。
2010年7月,应中国潞安矿业集团之邀,创作《中国潞安赋/序》系列2文,其中《中国潞安赋》(与屈金星合撰)被著名书法家柳国庆书法成长15米、宽0.76米的长卷,并由黄帝宝玺篆刻人、著名篆刻家李盛世担纲镌刻在重达180吨、长16米、高3.5米的泰山石上。并请著名朗诵家、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瞿弦和等200人在潞安集团成立十周年庆典期间予以配乐朗诵。《中国潞安赋序》由潞安作家协会主席、书法家王和岐用正楷书法成60米长卷,堪称潞安之冠。
2010年8月23日,发起并举办“中华辞赋(太行山)高峰论坛”暨《中国潞安赋》/《中国潞安序》大型文化工程研讨会。
2010年9月,应中华人文书画艺术研究院之邀创作《中国名城保定赋·首卷·序》。
2010年9月11日,申请注册创建中华辞赋出版社有限公司,为当代中华新辞赋的正常化出版与发行,提供了坚实而有效的机构保障。
2010年10月1-3日,发起并举办“中华辞赋(北戴河)高峰论坛”暨“中华魂全国文艺大奖赛”。
2010年11月11日,其应邀创作的《河南理工大学赋》,被《光明日报》第十版“校园生活”专栏刊载。
2010年11月26日,被“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诗书画展”组委会聘任为该评审委员会评委。
2010年10-12月,主编出版《中华新辞赋选粹》第三卷和《千城赋》第二卷。
◆学界评价:
①河洛辞赋文化巨匠、辞赋之王、著名辞赋家的孙继纲教授说:“潘承祥与他所创办的中华辞赋网,造就了中华新辞赋时代的及早来临”。
②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所长、著名辞赋家张友茂赞:“潘承祥赋作,豪迈大气,辞藻哲观,文采华美,气势博宏。善于用典,神理设教,铺陈舒展,风格迥异”。
③浙江著名骈文家、中骈网总编周晓明评价说:“潘承祥先生,对国学对辞赋的贡献,可谓千古鲜有,中流砥柱,无与伦比”。
④以《神州赋》系列震动文坛的南通市政府副市长、著名辞赋家袁瑞良先生认为:“潘承祥,是当代桐城文化、皖江文化、徽学的精英代表”。
⑤贵阳教育学院教授、著名辞赋家刘长焕评价:“潘承祥,集辞赋网络之大成,融国学科技于一体,千古一人,功莫大焉”。
⑥中华国学院院长、著名诗赋家王铁说:“潘君,乃弘扬中华辞赋文化网络第一人,必将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⑦人民日报新赋作家、著名学者张心豪教授叹道:“中国当代辞赋运动之先驱,当代网络辞圣赋魁者,非潘君承祥莫属也”。
⑧锦州师专教授、著名诗赋家陈逸卿评价道:“潘承祥先生,系中国新桐城文化的缔造者,网络辞赋文化传播与研究的集大成者”。
⑨深圳「赋兴中国文化工程」创始人、著名辞赋家贾玉宝推崇说:“无论在辞赋创作还是在辞赋研究方面,潘承祥先生都可称得上是当代赋坛重量级人物”。
⑩山西著名诗人、当代爱情经典长诗《转经论》作者毛依赞扬说:“潘承祥先生,你的豪气、霸气、文气、大气,令我赞叹不已。你在文学上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途不可限量”。
⑾中国辞赋学会会长、著名赋学者、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山东大学教授龚克昌评价道:“创办「中华辞赋网」、注册「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和创意「千城赋」,是潘承祥对中华辞赋文化复兴与光大的三大贡献”。
◆成名代表作:
①《七一九之魂》(立碑:8米长,2米高,立于武汉)。成功案例一
②《河南理工大学赋》(书法15米长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燕升评价极高+5万大学生欢呼支持)。成功案例二
③《中国潞安赋》(15米书法长卷+立碑:180吨、16米长、3.5米高、厚1.2米+中国煤炭文工团携200人朗诵)。成功案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