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中华辞赋,嚆矢于晚周,分支于《诗经》,椎轮于《楚辞》,始名于荀子,熟达于宋玉,至巅于司马相如,鼎盛于汉魏,骈偶于六朝,律化于唐,散衍于宋,陵替于元明,中兴于清,荒疏于民国,绝迹于文革,崛起于开放,繁荣于当今,此乃两千余载中华赋史发展之轨迹也。“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文言文则退出中国历代书面语言霸主统治地位之历史舞台,辞赋亦然。故“五四运动”,即为中国新旧辞赋分段之分水岭。此前,可称之为“旧赋”;此后,可谓之为“新赋”。考其新赋之创作,“五四”讫及“文革”,几乎匿迹而断层矣!而真正“新赋”之草创,当在上纪改革开放之后也。
究夫“新赋”之初出焉,仅数人耳。譬如:姚平、张心豪、于海洲、颜麒麟、魏明伦、雪川、孙继纲、袁瑞良、何开四等诸公,开其端,影响弗著。可视为“新赋”创作伊始之“元老派”。而斯期赋学研究复炽远胜于赋之创作,以龚克昌为领袖。2005年1月1日中华辞赋网诞生,于网络里兴起“中华新赋创作运动”,“新赋热”由斯源起。其发起人曰:潘承祥、周晓明。一年后,张友茂、金学孟接其踵,由玩诗词转习辞赋。于是,乃有潘之“中赋”、周之“中骈”、张之“中辞”与金之“中诗赋”(后废)四网联袂兴辞昌赋弘骈者也,史称新赋“四杰”。可视为“新赋”创作光大之“中坚派”。2007年3月,光明日报发起“百城赋”征集活动,实则在“中华新赋创作运动”感召与催生下之必然,岂能自诩独功哉!是年4月8-12日,由孙继纲、潘承祥、周晓明所组织召集天下七十余赋人云集洛阳,切磋赋艺,举办“首届中国辞赋创作研讨会”,则为悠悠中华赋史延续以来最盛况空前之大典!“中华新赋创作运动”同盟军正式形成而涛迸。一时间,席卷海内,震撼学林。其后,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中华辞赋报》社、《中华辞赋》杂志社、江苏东亭辞赋研究会等辞赋社团、媒体,竞相比雄,闪靓登场。与“百城赋”媲美之“千城赋”,应时势发展,横空出焉!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当代“赋帝”、新赋运动总司令潘承祥教授所领导之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为振兴中华辞赋神圣事业,业已组建《中赋网》、《千城赋网》、《中赋报网》、《中赋书网》等;出版发行《中赋报》50期;编纂新赋国粹两大系列丛书——《中华新辞赋选粹》1-10卷(已出版第1-2卷)与《千城赋》1-10卷(已出版第1卷)。各10部,共20卷,每年集结2卷,拟于2018年,全部完成。工程浩大,史无前例。
周览历代,泛观诸朝,中华新辞赋之大炽盛若今者,畴昔未之有也。《中华新辞赋选粹》1-2卷与《千城赋》1卷之所成者,摒中华文都桐城潘公承祥外,则得缘于江苏东台黄公少平、辽宁沈阳孙公五郎、新疆天山刘公永成、山东东营李公渭清、山西甘泉毛公生明、湖南长沙杨公焕球等诸君子之辅协翊佐,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是为记!
《中华新辞赋选粹》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己丑岁12月31日 于中国香港九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