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伦仁点评(万方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此赋总分结合,层次清楚地叙述学校区位优势、百年历史、办学成就、特色亮点、核心价值、校园美景,内容丰富;语言凝练、骈偶为主、韵散结合、注重用典、比兴手法、铺陈夸张、磅礴大气,风格典雅。实乃佳作。诚如作者所言,简稿可用于刊刻碑文。
2、穆乃堂点评(文传系副主任、教授):该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翔实叙述学校地理位置、学校诞生、发展、变迁史;理工学人奋斗史;办学特色、办学成就、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校园美景。语言典雅,意蕴深邃;骈散结合,荡气回肠。磅礴大气,实为佳作。但个别地方有待商榷:“大跃进,矿院立”给人一种“矿院是大跃进产物”的感觉,应改之!“噫!斯足以觇时世之盛衰兴废演变也矣夫”句删去“矣夫”二字。“惟我理工戛戛乎独造”是否绝对?“敢不效其忠,毕其力,竭其心,尽其志也哉!”句“敢”改为“岂”。“藉科学名,藉民主名,尤藉青青子矜爱国进步名。”要么删去;要么在其后加“斯…也”与前对称。“典型永式”改为“典范永式”。“新世出”应为“新世初”。
3、樊文熙点评(离退休教授):《河南理工百年华诞赋》和《河南理工大学赋》两篇著文均系佳作,其共同特点是:语气磅礴,内融校史,用词精美,字字珠玑。前者为校庆添彩,后者传名永世,皆大幸。从校史考虑,还有不妥之处:一是文中关于西迁办学的叙述,有“先迁西安,后徙天水,四校并焉。”可疑为四校并于天水。实际上,四校并于陕西城固县。在西安和天水只是各待几个月,而在城固县却待了整整八年。所以文中必须提到城固这个地方。建议文中加四个字,调整为“先迁西安,再徙天水,后驻城固,四校并焉。”二是文中有关学术研究的叙述,应该加上“痕迹学”。痕迹学是我校仅次于瓦斯地质学的特色学科,不可缺少。建议在“首创瓦斯地质学科,荦荦大端;”和“拓展电机新理研究,踔踔不群。”之间,加上“开拓国内痕迹学领域,跃跃在先”。
4、冒建华点评(文传系副主任、博士):①略稿虽脱稿于详稿,但我更喜欢和赞赏略稿,因为它的清新雅致,文思流畅,既具有文言的庄重,又具有白话文的活泼,是一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佳作。适于用作碑文。②由于个人的性情所致,这篇详稿被我排在了略稿的后面。这篇稿子具有赋体的突出特点:极尽铺陈和装点,因而显得十分华美和富丽,是一篇难得的现代赋体文。
5、马铁浩点评(文传系博士):①详赋层次分明,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对学校百年历史、办学特色勾勒得很清楚,铺张扬厉,气势如虹,实为佳作。句式以四、六为主,间有杂言,以骈偶为主,又时出散句,抑扬顿挫,音韵铿锵,适于吟诵。②此赋较上篇赋作更为精炼,可作碑文。
6、郭锋点评(文传系博士):赋和颂都是行家手笔,手法娴熟,颂扬得当;磅礴大气,气度恢宏;要点全面,舒卷自然。赋,碑文定版更好一些。言简意赅,语言流畅,驱使典故,如探囊取物。运用才学到如此境界,实属上乘。
7、肖伟韬点评(文传系博士):赞同郑伦仁副院长点评意见。总览是作,感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概要而言,赋胜于颂,小赋胜于大赋。究其原因,赋乃介于诗文之间,束缚较少,便于组织内容,抒发感情,吞八荒而并四海,融宇宙而纳九州,想象所到,无不化为赋料,语言能及,无不注于笔端,是因优于作颂。就两赋言,小赋精练扼要,言简意赅,大赋雍容磅礴,辞藻铺陈,实乃当今赋家上乘之品,本不好轩轾优劣,但就两赋相应于我校实际需要,则小赋胜于大赋。一言以蔽之,非八斗高才者,难以牢笼驾驭斯二作也!
8、许文立(文传系党政办副主任)点评:两篇赋语言古雅,辞藻华丽,大气磅礴,铺陈夸张,一简一繁,实为一体。拜读之下,赞叹不已,才疏学浅,不敢妄语。但窃以为,两篇作品内容切合学校百年办学历史,风格庄重典雅,与我校百年学府的巍巍风范相得益彰。
·●潘承祥答辩《河南理工大学赋》修改意见 (2999)
|